单词乎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出自宋朝苏轼《次韵水官诗》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缝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旛旃。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
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鱣。
神功与绝迹,後世两莫扳。
自从李氏亡,群盗窃山川。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尚有脱身者,漂流东出关。
三官岂容独,得此今已偏。
吁嗟至神物,会合当有年。
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
赠以玉如意,岂能动高禅。
惟应一篇诗,皎若画在前。

查看所有苏轼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丹青

丹青 (dānqīng)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painting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染指

染指 (rǎnzhǐ) 典出《左传》: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伸出手指蘸了点汤,尝尝味道走了 take a share of sth. one is not entitled to 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左传·宣公四年》 后用以比喻插手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

尝鼋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 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 。 公子宋 与 子家 将见。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黿,相视而笑。公问之, 子家 以告。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 子公 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后或以“尝黿”比喻只了解局部。 宋 陆游 《读老子》诗:“《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黿。”

苏轼名句,次韵水官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