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臣踪迹本尘泥,登科曾赋御前题
出自宋代王禹偁《应制皇亲试贡士歌》:
天王出震还海清,奎星灿灿昭文明。
诏令郡国页多士,大张珠网罗群英。
皇情孜孜终不倦,日斜犹御金銮殿。
宦柳低笼三月烟,炉香飞入千人砚。
麻{1|1}衣皎皎光如雪,一一重瞳亲鉴别。
孤寒得硌荷君恩,聚首唯言尽臣节。
小臣踪迹本尘泥,登科曾赋御前题。
屈指方经五六载,如今已上青云梯。
位列谏官无一语,自问将何报明主。
应制非才但泪垂,强作登歌歌舜禹。
注释参考
小臣
(1). 春秋 以后指卑微的小吏。《礼记·礼运》:“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孔颖达 疏:“大臣谓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闭城门大搜扬雄待诏二事芟正文留考异》:“始知荐 雄 者,不特非 王音 ,且亦非 王根 也。然 庄 ( 杨庄 )乃小臣,但能诵之帝前; 根 则执政,既已奇而召为门下史,遂荐之於帝,同时并行,固无不可。”
(2).宫中执役的宦官。《国语·晋语二》:“ 驪姬 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 韦昭 注:“小臣,官名,掌阴事阴命,阉士也。”
(3).臣子在君王前的自称。《书·召诰》:“﹝ 召公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汉书·石显传》:“唯陛下哀怜财幸,以此全活小臣。”
踪迹
踪迹 (zōngjì)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trace;track;footprint;vestige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后序》尘泥
(1).犹尘土。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三:“尘泥翳泉井,荆棘败禾粟。”
(2).喻卑下。 宋 苏舜钦 《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昔时名价满天下,此日塞默趋尘泥。”
登科
登科 (dēngkē) 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 receive government degrees御前
(1).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帝王所在之处。《史记·蒙恬列传》:“新近 蒙毅 ,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后汉书·献帝纪》:“ 郭汜 攻 李傕 ,矢及御前。” 李贤 注引《山阳公载记》:“时弓弩并发,矢下如雨,及御所止高楼殿前帷帘也。”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蔡邕 《独断》云,天子所在曰御前。” 宋 岳飞 《奏乞发回亲兵札子》:“臣契勘诸路军马已拨属御前。”
(2).皇帝面前。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技术不遇》:“但来日於御前饶我第一局。”《元典章新集·朝纲·中书省》:“近间御前告状的多了有。”《明史·职官志三》:“同至御前请旨。”
王禹偁名句,应制皇亲试贡士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