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天降贤人佐圣时,自然声教满华夷。

出自唐朝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天降贤人佐圣时,自然声教满华夷。英明不独中朝仰,
清重兼闻外国知。凉夜酒醒多对月,晓庭公退半吟诗。
梁城东下虽经战,风俗犹传守旧规。
多朝轩冕冠乾坤,四海皆推圣最尊。楚玉已曾分卞玉,
膺门依旧是龙门。筵开乐振高云动,城掩鼙收落日昏。
尝念苍生如赤子,九州无处不沾恩。
未领春闱望早清,况联戎阃控强兵。风威遍布江山静,
教化高同日月明。九郡竟歌兼煮海,四方皆得共和羹。
东南自此全无事,只为期年政已成。
帝念淮壖疫疹频,牢笼山海委名臣。古来比德由无侣,
当代同途岂有人。夜宴独吟梁苑月,朝游重见广陵春。
多年疲瘵全苏息,须到讴谣日满秦。
三纪吟诗望一名,丹霄待得白头成。已期到老还沾禄,
无复偷闲却养生。当宴每垂听乐泪,望云长起忆山情。
朱门旧是登龙客,初脱鱼鳞胆尚惊。
东来淮海拜旌旟,不把公卿一字书。曾侍晚斋吟对雪,
又容华馆食兼鱼。孤微自省恩非次,际会谁知分有余。
唯耻旧桥题处在,荣归无计似相如。
平生南北逐蓬飘,待得名成鬓已凋。寒浦一从抛钓艇,
旧林无处认风飙。程途虽喜关河尽,时节犹惊骨肉遥。
愁策羸蹄更归去,乱山流水满翻潮。
丹霄空把桂枝归,白首依前着布衣。当路公卿谁见待,
故乡亲爱自疑非。东风乍喜还沧海,栖旅终愁出翠微。
应念无媒居选限,二年须更守渔矶。

查看所有许棠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贤人

贤人 (xiánrén) 德才兼备的人 a person of virtue 自古贤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圣时

圣明之时。 唐 张说 《奉和御制》:“大块鎔羣品,经生偶圣时。” 宋 杨万里 《三月二十六日殿试进士待罪集英殿门》诗:“诸儒莫作公孙士,千载何曾遇圣时。” 清 徐氏 《寄子》诗:“丝毫不用南中物,好作清官答圣时。”

自然

自然 (zìrán)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nature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natural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natually;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events 听其自然 当然 of course;naturally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声教

声威教化。《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汉 班固 《东都赋》:“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唐 薛能 《国学试风化下》诗:“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国初声教所被,固宜保塞称藩者,享王恐后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参与文治声教的事业,我们理当从命。”

华夷

(1).指 汉 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 中国 和外国。《晋书·元帝纪》:“天地之际既美,华夷之情允洽。” 唐 杜甫 《严公厅宴咏蜀道画图》:“华夷山不断, 吴 蜀 水相通。”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礼物口宣》:“卿勋在庙社,名闻华夷。”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四》:“又译字之人,必 华 夷两通而后能之。”

(2). 宋 元 时指国家的疆域。 元 关汉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大 元 朝新附国,亡 宋 家旧华夷。” 王季思 注:“ 宋 元 时称国家的疆域为华夷,因为它包括了少数民族地区。”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则俺那仁慈的明圣主,掌一统锦华夷,可则是平安了十万里。” 明 《杀狗记·看书苦谏》:“再整旧华夷,重覩江山丽。”

许棠名句,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