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出自先秦 佚名《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摘自《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解释:坤代表极为柔顺,但行动起来也会变得极为刚强;外在的表观仪为宁静,而内在的美德却极为方正。
原文摘要: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
-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陈舜道〔宋代〕
-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李颀〔唐代〕
- 夏秀才江居五题醉经庵——— 文同〔宋代〕
- 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一——— 佚名〔宋代〕
- 岳阳楼纪兴——— 郭知运〔宋代〕
- 欲入山访参寥预令探梅——— 毛滂〔宋代〕
- 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贺铸〔宋代〕
-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吉中孚〔唐代〕
- 喜刘伯宣尚书至五首——— 方回〔宋代〕
- 送徐兄封川之行——— 刘宰〔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