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劫曾为忍辱仙,未曾顿悟此心源
出自宋代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多劫曾为忍辱仙,未曾顿悟此心源。
遭人活剥如斯苦,学者当同救脑然。
注释参考
未曾
未曾 (wèicéng) 不曾 have not 臣未曾闻也。——《战国策·魏策》 这样的丰收年,我活了八十岁也未曾见过顿悟
顿悟 (dùnwù) 猛然醒悟 insight 通过体现佛教禅宗精神目的的直觉领会而获得的突然的领悟和一种意识状态 satori心源
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唐 元稹 《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疎懒味偏长。”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浑沦与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贞统於《乾》《坤》之妙。”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纯莹智照直证心源,不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发挥光大。”
释印肃名句,颂证道歌证道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