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君高年重清逸,我曾黄鹤楼前识。
出自明代·杨士奇《送中书徐舍人归省兼问讯乃父茂良》
注释参考
严君
(1).父母之称。《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后汉书·张湛传》:“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自修整,虽遇妻子,若严君焉。”
(2).指父亲。 晋 潘尼 《乘舆箴》:“国事明王,家奉严君。” 宋 梅尧臣 《任廷平归京》诗序:“君之严君以太子少保致仕西都。”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严君怒犹未息,兄宜仍往 扬州 。”参阅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严君三称》。
(3). 秦 樗里子 受封于 严 ,因号 严君 。参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高年
高年 (gāonián) 上了年纪的人 the aged 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然则于乡里先耆文,奉高年,古之道也。——《汉书·武帝纪》 年老岁数大(高年道士) old 经过许多年(高年陈酿) old清逸
清逸 (qīngyì) 清新脱俗 new and graceful 笔锋清逸黄鹤楼
黄鹤楼 (Huánghè Lóu) 我国古代的著名楼观。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鹤)矶头。传说古仙人子安从此地乘鹤而去 Tower of Yellow Crane 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黄鹤楼》前识
谓先见之明。《老子》:“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王弼 注:“前识者,前人而识也,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韩非子·解老》:“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忘意度也。” 宋 王安石 《馀寒》诗:“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藏。”
杨士奇名句,送中书徐舍人归省兼问讯乃父茂良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