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似有得,稍觉散亡还。
出自宋朝苏轼《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
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
何事陶彭泽,乏酒每形言。
仙人与道士,自养岂在繁。
但使荆棘除,不忧梨枣愆。
我年六十一,颓景薄西山。
岁暮似有得,稍觉散亡还。
有如千丈松,常苦弱蔓缠。
养我岁寒枝,会有解脱年。
米尽初不知,但怪饥鼠迁。
二子真我客,不醉亦陶然。
注释参考
岁暮
岁暮 (suìmù) 一年最后的一段时间 end 岁暮天寒 指寒冬 severe winter 岁暮衣裳单 比喻年老 old 年衰岁暮有得
(1).有所得;有所领悟。《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兵从天下。居实,有得也;居虚,无得也。”《南史·隐逸传上·陶潜》:“少来好书,偶爱闲靖,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宋 张载 《正蒙·有德》:“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如:学习有得;有得有失。
(2).表示程度深或持续时间长。《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 上海道 前脚走, 上海县 跟着又来。并不是欺他官小,对不住他,只好挡驾;见面之后,有得同你缠。”
散亡
散亡 (sànwáng) 分散丢失 disperse and loss 书籍散亡 离散逃亡 become separated in flight 粮饷莫继,士卒散亡苏轼名句,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晓霁再用前韵二首——— 韩元吉〔宋代〕
- 南乡子(陈南仲生日)——— 王之道〔宋代〕
- 题洪崖仙坛——— 艾性夫〔宋代〕
- 南海送韦七使君赴象州任——— 陈陶〔唐代〕
- 上刘和州——— 刘过〔宋代〕
- 菩萨蛮——— 苏轼〔宋代〕
- 因纳上人寄题望江张氏春晖亭诗——— 王之道〔宋代〕
-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 金履祥〔宋代〕
- 同章少连游西湖作浩歌行——— 程安仁〔宋代〕
- 满江红 又次前韵 搔瓜事见刘向新序——— 刘敏中〔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