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廓然三际断,千差万别尽圆通
出自宋代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心空及第无阶级,直下忘怀罪性空。
一念廓然三际断,千差万别尽圆通。
注释参考
一念
(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
(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一念中有九十刹那。”
廓然
廓然 (kuòrán) 形容空旷寂静的样子 open and quiet 四顾廓然 静静地 quietly 廓然独居千差万别
千差万别 (qiānchā-wànbié) 形容种类繁多,差别甚大 differ in thousands of ways 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成语解释形容各类多,差别大。千差万别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圆通
圆通 (yuántōng) 通达事理,处事灵活 flexible;accommodating 不圆通,缺乏机智,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哪些话说得不是时候释宗杲名句,偈颂一百六十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