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岁童子,二十受戒
出自唐代李翱《断僧通状》:
上岁童子,二十受戒。
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称贫道,有钱放债。
量决十下,牒出东界。
注释参考
上岁
丰年。《史记·天官书》:“风从南方来,大旱……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 裴骃 集解引 韦昭 曰:“岁大穰。” 清 钱谦益 《己卯元日次除夕韵》:“蚤约邻翁占上岁,共看幡信到墙东。”
成年。 唐 李翱 《断僧通状》:“上岁童子,二十受戒。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童子
童子 (tóngzǐ) child;lad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受戒
受戒 (shòujiè) 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 be initiated into monkhood or nunhood 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西游记》李翱名句,断僧通状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