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释

韵译
卢家少妇,深居郁金香涂抹的闺房;
一对海燕,双栖在玳瑁装饰的屋梁。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
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他去白浪河北,而今音讯全部隔断;
她在京师城南思虑,更觉秋夜漫长。
有谁能了解她,独自怀思不得相见;
偏偏明月透过纱窗,照着黄色帷帐!

注释
又名"独不见"

卢家句: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此句用其意。

郁金:郁金香,可浸酒涂壁,百合科。
辽阳:指今辽宁辽阳市附近地区,为东北边防要地。
白狼河:白狼水,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两《唐书》《奚传》说奚国国境南接白狼河,即此。
丹凤城:一说因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故名,后便为京城之别称。按:恐即凤阙之意。汉建章宫有凤阙,后世也借指帝城,唐代民居多在城南。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问答

问:《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的作者是谁?
答: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的作者是沈佺期
问: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是唐代的作品
问: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是什么体裁?
答:乐府
问: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出自 唐代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问: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的下一句是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问:出自沈佺期的名句有哪些?
答:沈佺期名句大全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赏析

这首诗是用乐府题目来写思妇愁怨的七律诗,故蘅塘退士把它编入卷六七言律诗,而不编入卷四七言乐府。诗先写夫妇双栖于京都,犹如海燕双栖玳瑁之梁。然后写到阔别十载,少妇思夫之苦。一扬一抑,其意自现。在手法上诗人借镌刻环境,渲染气氛,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了增强抒情色彩的效果。如以“海燕双栖”,烘托少妇独处;以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远戍”、“音书断”之思愁;以“月照流黄”烘托“含愁独不见”的愁绪。语言构思新巧,读来清新无限。(刘建勋)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舟次泗上逢黄令因以诗送
    向晓入汴尾,隔河闻人声。得声不得貌,问识旧时名。泊舟忽来及,袖诗多贤英。言除丹徒宰,暂作七闽行。东南几千里,日夕挂帆轻。渡江莼已老,未足助杯羹。最知使道出,先见县人迎。
  • 赠陈居士
    昏宦冥冥堕急流,羡君高谢此笼囚。能诗似是林和靖,博古宁惭许散愁。上药化金才顷刻,虚舟触物信沉浮。何时我亦休官去,对卧元龙百尺楼。
  • 题米元晖画
    我生正坐山水癖,展卷见山如蜜甜。古树含烟黑个个,远山落日见尖尖。险绝岂惟游子虑,清幽足慰老夫潜。行路望云情更切,不因小米故多添。
  • 病起自嘲
    林下羸羸一病躯,四旬欹枕减肌肤。闲来试照秋泉看,金镀形容雪染鬚。
  • 秋雨益凉写兴
    秋气萧萧暑已归,晚云更送雨霏微。床收珍簟敷菅席,笥叠纤絺换熟衣。遣醉纵横驰笔阵,乘闲谈笑解棋围。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 南乡子
    乍卷珠帘新燕入。
  • 将次叶城道中
    荒野少人去,竹舆伊轧声。晴云秋更白,野水暮还明。寂寞信吾道,淹留谙世情。王乔有余舄,借我一东征。
  • 杪秋洞庭怀王道士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青桃亦何意,此夜催人愁。惆怅客中月,裴回江上楼。心知楚天远,目送沧波流。谢客久已灭,微言无处求。空馀白云在,客兴随孤舟。千里杳难尽,一身常独游。故园复何许,江汉徒迟留。
  • 大蓬山天宝碑
    谁向山阴谩刻镌,雨淋日炙隶文全。依稀记得升平事,天宝犹题十二年。
  • 永庆僧舍松风亭
    谁按黄金徽,满指清风度。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宁邀俗客来,草绿涧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