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秋感
心事遥山里。
小帘愁卷月笼明。
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
供与离人睡。
梦和新月未圆时。
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
注释
蛩(qióng):此处指蟋蟀。
井梧:井边的梧桐。唐女诗人薛涛有《井梧吟》诗。
檐蛛:屋檐下的蜘蛛。
虞美人·秋感问答
问:《虞美人·秋感》的作者是谁?
答:虞美人·秋感的作者是吴文英
问:虞美人·秋感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虞美人·秋感是宋代的作品
问:虞美人·秋感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背庭缘恐花羞坠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背庭缘恐花羞坠 出自 宋代吴文英的《虞美人·秋感》
问:背庭缘恐花羞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背庭缘恐花羞坠 的下一句是 心事遥山里。
问:出自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吴文英名句大全
虞美人·秋感赏析
《虞美人》,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藉‘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双调,有两格,其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此首为第一格。
“背庭”两句怕赏花,并触发怀乡情。“背”,即弃也,这儿引申为“不去”。此言词人不去庭园赏花,是因为怕园中之花被人滥赏而愤而早凋。其实这并非是“花羞坠”,而是人有愁,且惜花也。词人心中愁的是羁旅在外,因秋至而起乡愁,所以词人的心早已不在乎欣赏什么花,而是已飞向群山阻隔的故乡——四明。“小帘”两句,言词人卷起帘子放那明亮的月光入室,室中瞬时由朦胧转为清晰,词人的心境也随之由浓愁减为轻忧。但是,心境刚刚转好,却又因“举头望明月”,两耳闻蛩鸣,使他又添一重怀乡新愁。
“井梧”两句,紧承上片,发挥思乡情。言秋风起,桐叶落,簌簌的落叶声,似那西风烦人的脚步声,在室外徘徊不去。词人羁旅在外,夜闻此声,辗转反侧,更是因离愁别恨而不能成眠。“梦和”两句,言词人即使在睡梦中,也在思念亲人。他说:我们分居两地多像天上的弯弯新月,还不到十五团圆之时。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醒后不能成寐,他索兴披衣起来,踱到室外,见屋檐边蜘蛛正在周而复始地劳碌结网,不禁又联想到自己也与它一样,为生计所迫,在他乡劳碌奔波度日的处境。真是对景伤情,徒添悲伤。据词意此词应是词人早期之作。
-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网已祛三面,歌因守四方。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
- 送童子敬赴省满望飞腾几许年,一闻充赋喜如颠。金经炉冶锋方锐,木饱风霜节始坚。此去稳登云里路,定知荣冠籍中仙。近闻上蔡鸬洲合,一似前年锦水连。
- 梅花喜神谱欲谢一十六枝四翼薄於纱,纤尘不相着。只在钓丝边,渔翁素盟约。
- 和张器先十绝散尽千金买尽书,短檠两夜趁三余。相如自倚多文富,不问家无澹石储。
- 夜窗二首口角哦诗细有声,不妨半醉不妨行。青灯一点才如黍,解作书窗彻夜明。
- 送絜斋仓使袁都官归班六辔按部朝出关,邮铃插羽夜趣还。诏子天飞紫泥湿,一点郎星归拱北。乡来翻动大壑鱼,致君尧舜真须臾。金瓯未启请麾去,旋颁汉节登范车。先生有道出洙泗,派分象山接洛水。振铎重席阐圣传,此心之外无二理。先生有才辈伊周,胸襟百万森戈矛。新亭肯作楚囚泣,誓楫一念清神州。此行岂但兰再握,讲帷欠公熙帝学。火城照空沙堤新,堂印押班运筹幄。絜斋墙仞世龙门,瓣香夙昔鑽仰心,邑债一了即归耕。但当拭目天上新经纶,日与渔樵击壤歌太平。
- 重送得朋如得宝,何恨相知晚。旧友贵来疏,嗟君行复远。秋城隔寒水,驿路入苍巘。古情深不深,所祝加餐饭。
- 登大半山方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固知仙境多灵迹,莫向枰棋着意看。
- 皇后阁端午帖子迎祥竞献双条达,续寿初缠五色丝。共仰斋庄隆内训,永观蕃衍藏仙枝。
- 和诣岩祈雨路尽山尤胜,溪深水愈豪。寺楼今不见,依旧五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