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午睡醒来慵—晌,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蘋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心生惆怅。空荡荡的房间里独自一人,偏又响起阵阵莺声,好似美女轻唱。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
夏雨初霁,掠过苹草的微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摇曳生姿。雨后的荷花含情脉脉,红红的脸颊上挂着泪珠似得看着人们。新月弯弯,尤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
注释
捻:用手指轻轻拿起。霜纨:指洁白纨扇。怅望:惆怅、怨恨。
秦娥:指年轻貌美女子。
慵:懒。一饷:即一响,短暂的时问。
双纹翠簟:织有成双花纹的翠簟。簟,竹制凉席。寒浪:即指簟纹。竹席清凉,花纹起伏如浪,故称“寒浪”。
苹风:掠过苹草的微风。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蓣之末。”
绿云:指蓝天下之浮云,喻指女子乌发。此句即“新月斜贴绿云上”。上,缓缓爬上。
弯环:弯弯如环之月亮。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问答
问:《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的作者是谁?
答: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的作者是晏几道
问: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是宋代的作品
问: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出自 宋代晏几道的《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问: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的下一句是 午睡醒来慵—晌,双纹翠簟铺寒浪。
问:出自晏几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几道名句大全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赏析
②隔叶莺声: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
③秦娥:古之善歌者。
④慵(yōng):懒倦。
⑤寒浪:席纹。
⑥风:轻风。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之末。”
⑦泪脸:形容雨后的荷花。
⑧绿云:此处指荷叶。
⑨“弯环”句:形容新月弯曲如眉。李贺《十月》:“长眉对月斗弯环。”
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闲愁。词的上片借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在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辞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全词室内景物、户外景色交相辉映,女主人公的容态与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她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怅然怀想。她也许是在思念远方的情人,也许是在伤惋青春的易逝 。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 。“撚”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 ,表现执扇时怅然无绪的情态,极为传神。“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人顿生新的怅望之情。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扬雄《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 。”此言年轻貌美的女子,其歌声之美可知。以莺声之欢快,反衬人心之怅恨,命意与着笔确有含蓄蕴藉之妙 。莺啼婉啭 ,是实处着笔;闺中索寞,则是虚处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 。“午睡醒来”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情状。她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在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这两句点明睡醒,而由翠簟联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户看花。
下片转写户外优美的自然场景:夏雨初霁,徐徐的和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摇曳生姿 。“碧涨 ”,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虚喻,“碧涨”是实写,前虚而后实,意脉不断,运意十分灵活。“脉脉”二句,更是传神入化之笔。作者赋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风韵和感情,它含情脉脉,泪珠在脸,有情有思。这个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 ,“红相向”三字,似写朵朵红荷,摇曳相映,实写荷花带雨,向人脉脉欲语;人带泪珠,对之黯然神伤。是花是人,迷离莫辨,已达到物与人交融、浑然合一的境地。结拍二句,时间由午后过渡到夜晚,写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遥寄相思的传统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别开境界。“绿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乌发 。“新月”傍云而上,尤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新月弯弯,犹似愁眉。作者运用双关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写怀人之情;又避开对形象作直露的绘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状人之愁眉,通过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与境谐,气氛浓重。
此词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设喻新巧而又隽永传神,具有独特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小晏词“词情婉丽”、“曲折深婉”的特色。
- 读柳子厚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望乡之茅屋三间书掩扉,遮藏足得讼前非。雨馀燕踏竹梢下,风动蝶随花片飞。闲自钩帘通野色,时因酌酒见玄机。思乡化作身千亿,底事柳侯深念归。
- 次韵金元鼎新年七十七十古稀有,君今迁倦游。危机直虎口,薄利只蝇头。黄发宜登用,清时忍退休。遥知江上宅,聊近水边鸥。
- 善哉行·其一标签:生活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 野老标签:爱国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 和寄天选长官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顷子萦网罗,文采缘自表。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葆光既清尚,令尹亦高蹈。相将古寺行,软语颓晚照。公家有畸人,虚缘能自保。卜筑嵩山阳,何当从结好。中山饶胜景,一览未易饱。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峤。翻然筋力疲,不复追踊跳。公诗拟《南山》,雄拔千丈峭。形容逼天真,邂逅识其要。藩篱吾未窥,敢议穷阃奥。
-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
- 平寇西江十二州,自昔闻寇警。按图览上游,峒俗号最梗。嗜杀等儿戏,纵掠恣狼犷。右通崆峒东,左接梅花岭。郴桂贯肘腋,相据易驰骋。巢穴聚一邑,流毒烈四境。宝佑戊午春,童石肆不静。蔓延及夏秋,养成痈在颈。聚落焦山寨,廛市空灶井。田野寂牛鸣,道路息人影。焚劫不可计,闻问已先哽。太守赵大夫,一仿切救拯。符移密有置,纪律务森整。宪钤选精锐,薙狝赫弄梃。凶丑恶已贯,屠掳势犹逞。提兵总郡将,指授疾雷老家。直捣姜坑屯,锋交生死顷。夹击驰若神。贼溃乱奔町。辎重委荆棘,累累殊首领。义丁群搜山,擒械半雄猛。天俾歼其渠,阳精遂昭炳。窠蜂果何号,花兽亦终穽。顾汝宇宙同,乃甘犬羊并。如醉复饮酒,亡生不知醒。圣德溥涵濡,皇心极忉怲。造化开生机,春寄雪霜冷。
- 虎牙滩倾崖溜雨色,惨淡水墨画。辛夷碎花县,瘣木老藤挂。翠莽楚甸穷,黄流蜀江下。一滩今始尝,三峡此其亚。雨点鼓士掺,云腾挽夫跨。惊心度石林,破眼见村舍。牛眠草色里,犬吠竹林罅。步头可舣船,安稳睡残夜。
- 杂兴山川万代留,人物有时尽。慷慨羊叔子,登临重嗟悯。功名垂橐来,老去载仓囷。焉有利在民,转盼声即泯。非真吊古往,借言聊自引。湛也穷其心,欲嘿不能忍。惜昧无去来,徒知幻与影。
- 感故府二首戚戚复戚戚,期怀安可释。百年金石心,中路生死隔。新坟应草合,旧地空苔色。白日灯荧荧,凝尘满几席。悒悒复悒悒,思君安可及。永日在阶前,披衣随风立。高楼暮角断,远树寒鸦集。惆怅几行书,遗踪墨犹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