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点绛唇 送李琴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
酒阑呼渡。
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
添愁绪。
断肠柔橹。
相逐寒潮去。

注释

旗亭:即酒楼;
漠漠:密布弥漫的样子;
萧萧:这里指的是风雨声。
柔橹:指船桨,也指船桨划动的击水声。

点绛唇 送李琴泉问答

问:《点绛唇 送李琴泉》的作者是谁?
答:点绛唇 送李琴泉的作者是吴大有
问:点绛唇 送李琴泉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点绛唇 送李琴泉是宋代的作品
问:点绛唇 送李琴泉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 出自 宋代吴大有的《点绛唇 送李琴泉》
问: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 的下一句是 酒阑呼渡。
问:出自吴大有的名句有哪些?
答:吴大有名句大全

点绛唇 送李琴泉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词,作者为吴大有,宝祐年间为太学生,宋亡以后,他退隐山林,不任蒙元。该词淡雅隽永,别具情致。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两句起笔,写出离别的地点在“江上旗亭”。旗亭,即洒楼 ;在江边小酒楼里为朋友饯行。离愁难堪,更何况“送君还是逢君处 ”。过去欢乐地相逢在这个地方,而眼下分手又是在这同一个地方;以逢君的快乐衬托送君的悲哀。抚今追昔,触景生情 ,更令人不堪回忆过去。“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二句,写作者与友人不得不分手时的无限眷恋之情 。“酒阑”,因为情深故频频劝酒;之所以“劝君更进一杯酒 ”,是因为“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不知何日再次相逢 。尽管深情留连,眷恋不舍,但酒阑日暮,只得分手,只好呼唤渡船载友离去。苍茫的暮霭中,只有沙鸥在低暗的云层下飞翔 ,离别而去的朋友 ,犹如眼前这“天地一沙鸥”,行踪不定,浪迹天涯。而送行者的此时的心情,又好像周围四合的暮云一样黯淡无光 ,这里“ 酒阑”与 “旗亭 ”互相照应;“呼渡”、“沙鸥”与“江上”照应。
下片“漠漠萧萧 ,香冻梨花雨”,承接上片结句的句意 。写出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无限愁思。漠漠,密布氵弥 漫的样子;萧萧指的是,风雨声。香冻,香凝也;“香冻”和“梨花雨”,可见此时正是春天。潇潇暮雨洒江天,天解人意,好象为离别而洒泪,云霭氵弥漫,春寒料峭,此时此地,此景此情,怎能不使人“添愁绪”呢!“添”,给本来已贮满愁绪的心头,又增添了几许愁绪。结句意蕴深远:“断肠柔橹 ,相逐寒潮去 。”柔橹 ,指船桨,也指船桨划动的击水声。随着那令人闻之肠断的船桨声,朋友所乘之船与寒潮相逐逐渐远去,船橹击水声则愈来愈弱,而伫立江岸的词人的心情,即久久不能平静。独立苍茫,暮雨潇潇,柔橹远去,心随船往⋯⋯这是一幅非常使人动情的“暮雨江干送行图”。
吴大有首词虽然短小,但却蕴意丰富。词中暮云,沙鸥、柔橹、寒潮、梨花雨等语,虽似写景却字字含情,尤其是“阑”、“压”、“暮”、“寒”等字,凄伤婉转,与词人伤离惜别的凄凉之情融为一处,深远哀婉,十分动人。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吴仲权相别诗云欲少留桃川山中昨日同在伯怀
    诗卷方欣见管斑,酒杯已复动离颜。余当火伞朱冠际,君政清虚爽气间。逸兴飘飘难并驾,好风发发待吹还。如舟可使长身久,有竹悬知不用关。
  • 风月堂
    天风无边吹海月,景入溪山更奇绝。太守文章别乘贤,平生付与金杯滑。门阑我亦似彭宣,想闻横玉叫苍烟。读碑索句仍投辖,谁是扬州控鹤仙?
  • 颂古十六首
    北山高处望乡关,一度登临一解颜。目力穷边无限意,应难写向画图间。
  • 蕃寇侵逼南归道中
    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
  • 游臞庵
    入门黄叶拥危桥,竹里山茶刺乱梢。钓雪亭修人坐定,浮天阁废鹭应巢。百年劳役终奚为,一段风流忍独抛。寄语王家早营葺,他时相对我衡茅。
  • 哭殷遥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 送沈秘校
    君家龙虎弟兄贤,斗酒相逢楚水边。雨露自今荣一命,尘埃未免困三年。高谈欲出稠人右,敏政当居欲吏前。异日能来见逋客,麻姑碧洞古时天。
  • 晦日宴高文学林亭
    雪尽铜驼路,花照石崇家。年光开柳色,池影泛云华。赏洽情方远,春归景未赊。欲知多暇日,尊酒渍澄霞。
  • 次韵徐庭珍春日杂言十首
    卉木争供众妙薰,春工试手为裁成。纷纷落蕊莺边雨,寂寂游丝燕外晴。
  • 颂古十八首
    有无语默谩徒劳,居士何曾动一毫。世祖功成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