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高僧怎么也会来到这里?在这秋风飒飒的季节我与您相逢。
阴雨撂荒了您深院的菊花,严霜欺倒了半池莲影。
遭到放逐又岂能违背心性?身居荒野也未能放弃禅宗。
今夜与您相逢共宿,陇上的明月也向我们现出圆圆的光影。

注释
杖锡(xī):手持锡仗。锡仗,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姻缘之义。比丘向人乞食,到门口,便震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以让人知道。
飒(sà)然:形容风吹时沙沙作响。
宁:岂能。
虚空:荒野无人之处。赞公土室在山野。
陇(lǒng)月:洁白明亮的月亮。

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问答

问:《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的作者是谁?
答: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的作者是杜甫
问: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是唐代的作品
问: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出自 唐代杜甫的《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
问: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的下一句是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问: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赏析

  诗人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弃官,暂居秦州,不意遇到了谪置此地的原京师大云寺赞公,所以以“锡杖何来此”反诘起笔,表现了惊愕之情。“秋风已飒然”自然是寄情于景,以秋风述说一份不满与困苦。“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紧接“秋风”义旨,进一步渲染赞公与自己处境的萧条凄凉。对仗工整,用字精准,以“荒”“倒”二字使冷落身世传神而出。此处也为下文赞叹赞公梵行高洁,禅心清净作一反衬。诗至“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则秋戚之情一扫而空,换之以无尽的平和,又透出独立孤峰顶的豪情。赞公深通佛法,无论外境如何变化,也不能动摇他的清净心。而一切万法无非真如,放逐本身也不离空性,就如虚空也是禅。在赞公身边,使诗人也感染了几分宁静安详。夜间在赞公房间休息,望见朗朗明月,扫清太虚,犹如禅心空明,能出种种违顺。同时尾联也点出题意,以作照应。

0
纠错
猜你喜欢
  • 五泄山寺
    招提深锁绿苔幽,故遣高人向此留。万叠云山从地涌,双源瀑布自天流。风翻象宇松声碎,雨过禅房竹翠浮。试问苾刍会厌客,乘閒还许再来否。
  • 哭薛子舒二首
    忍死教磨墨,留书诀父兄。读来堪下泪,寄去怕伤情。墓要师为志,诗于世有名。夜阑秋枕上,犹梦共山行。
  • 题范道士来鹤亭
    仙客已骑黄鹤去,道人自爱白鸥间。白鸥万里犹可狎,黄鹤已去何由还。借君刚风七龙辔,返此灵物三神山。天空海阔望不极,回首正落樊笼间。
  • 支茂先烟蓑亭
    人生逆旅困风波,大似寄居鹦鹉螺。月白江空无一事,不须更作钓鱼蓑。
  • 塞鸿秋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 寄龙山谭使君五首
    雾阁云窗罨画开,半栽松竹半栽梅。不须更种桃花树,怕引渔郎入洞来。
  • 金陵杂兴二百首
    龙虎江山未改形,临高一目但青青。春风岂是无才思,不洗从来战伐腥。
  • 依韵和王安之判监少卿
    人行一善已为忧,何况夫君百行修。曩日慈闱贪眷恋,多年官路不追求。官才少列辜清德,职异上庠尊白头。洛社逾时阻相见,许多欢意却还休。
  • 三字令
    春尽日,雨余时。红蔌蔌,绿漪漪。花满地,水平池。烟光里,云影上,画船移。纹鸳并,白鸥飞。歌韵响,酒行迟。将我意,入新诗。春欲去,留且住,莫教归。
  • 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
    断筰飘飘挂渡头,临江立马唤渔舟。少城已破繁华梦,老境聊寻汗漫游。斜日驿门双堠立,早霜风叶一林秋。诗材满路无人取,准拟归骖到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