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凤髻散乱,枯黄的秋草到处生长。天上的月亮给人湿润的感觉,好像哭过一般,冰冷没有声息。当年每逢七夕之夜,我们都在月下互诉着山盟海誓。而今,只剩我一个人伴着寒月哭泣。
原来相信仙人可以传递亡妻的信物,但后悔的是她的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凭吊美好的曾经。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有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凤髻(jì)抛残:谓凤髻散乱。比喻为爱妻逝去,掩埋了。凤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唐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此处借指亡妻。
湿月:湿润之月。形容月亮给人以湿润的感觉。
羽衣:原指鸟羽毛所织之衣,后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此处借指神仙。钿(diàn)合:镶有金、银、玉、贝等之首饰合。古代常以之作为表示爱情的信物。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罗袜:丝罗织成之袜。此处代指亡妻的遗物。倾城,美女之代称,语出《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这里代指亡妻。
雨淋铃:即雨霖铃。唐教坊曲名。据唐郑处诲《唐明皇杂录补遗》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里是说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问答

问:《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的作者是谁?
答: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的作者是纳兰性德
问: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是清代的作品
问: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 出自 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
问: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 的下一句是 当时七夕记深盟。
问:出自纳兰性德的名句有哪些?
答:纳兰性德名句大全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赏析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于康熙年间,纳兰因此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为了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与哀思,故作下此词。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庆江检详太夫人
    谁谓庐陵是富州,反成穷匮省支。寿筵只作家常办,不学豪奢呈逞异差。
  • 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号八首
    荡荡天门,金铺玉户。采旄翠旌,流苏葆羽。千官影从,迺导迺辅。都人从亲,填道呼舞。
  • 戏李文远
    引君来访洞中仙,新月如眉拂户前。领取嫦娥攀取桂,便从陵谷一时迁。
  • 示日本景用禅人
    日本国与大唐国,一片皇风无间隔。如将枣置针锋,破草鞋跟天地窄。上人满腹{上祝下土}疑团,夷夏区分扣牧间。老懒不能分说得,隔林春鸟语绵蛮。当机为汝分明举,不涉离微急荐取。佛祖玄关错踏翻,金乌飞上珊瑚树。
  • 少年游(山中送春)
    三月正当三十日,愁杀醉吟翁。可奈青春,太无情甚,归去苦匆匆。共君今夜不须睡,尊酒且从容。说与楼头,打钟人道,休打五更钟。
  • 藉田
    窃脂方纪瑞,布谷未催耕。鱼沫依苹渚,蜗涎上彩楹。江湖来梦寐,蓑笠负平生。琴里思归曲,因君一再行。
  • 送卢山人二首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 江上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 再献五章奉资一笑
    小院荒凉亦自如,才盈五亩又无余。槛中脩竹依时种,壁上斜行信手书。雨打杏花将烂熳,风吹杨柳渐扶疏。诚知浊酒非公饮,频为芳辰过陋居。
  • 别客
    青山历历水悠悠,今日相逢明日秋。系马城边杨柳树,为君沽酒暂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