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秋夜)
长漏伴人无寐。
低玉枕凉轻绣被。
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
窗外鸡声初起。
声断几声还到耳。
已明声未已。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在秋夜的帐帷里,那计时的满滴长久地陪伴着贵人不能入睡。低枕的玉枕渐渐凉了,轻薄的绣被已用上了,床上弥漫了一片秋天的气氛。
晨光浸透窗纸,窗外报晓的雄鸡发出第一阵鸣声,鸡声断断续续,又从耳边传来,天已亮了,但鸡声还未停息。
注释
⑴谒金门: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不怕醉》、《出塞》。
⑵帷:帐子。
⑶漏:古代计时的工具,用壶滴水的方法计算。这里代指时间。
⑷玉枕:陶瓷枕,以示华贵之用物。绣被:指绸缎一类的被子,富贵人家的征示。
⑸已:前“已”,已经。末“已”,停止。
谒金门(秋夜)问答
问:《谒金门(秋夜)》的作者是谁?
答:谒金门(秋夜)的作者是苏轼
问:谒金门(秋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谒金门(秋夜)是宋代的作品
问:谒金门(秋夜)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秋帷里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秋帷里 出自 宋代苏轼的《谒金门(秋夜)》
问:秋帷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秋帷里 的下一句是 长漏伴人无寐。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谒金门(秋夜)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秋。是时,苏轼在杭州通守任上。常与朋友游西湖、孤山,登柏山、竹阁,常遇少妇慕名求词,苏轼作词以赠之,此词就是其一。
- 甲戌廷对后到洞霄丙戌假守新安又得寄径成诗忆昔寻幽兴未终,重来洞府访仙翁。十年尘世身将隐,千年华阳路暗通。山水只如前日好,松杉似与老人同。明朝又入黄尘去,回首青山一梦中。
- 别长安暂来不复去,梦里到长安。可惜终南色,临行子细看。
- 和王文州咏雪韵一穗香云拥博山,毛锥吸尽墨池湾。诗如骊颔生明月,人似龙媒出帝闲。洒落高情忘固陋,峥嵘健论起衰孱。苍髯半雪吾休矣,却怕飞腾不可攀。
- 寄上鄙句之明日,舟次梅口,南枝已有春意,晏温解船去,暮夜檥船歇。横斜隘梅村,玉蓓粲将发。城中三辅豪,指日承明谒。高怀妙康济,未试君前笏。周南又小春,微温入花骨。我瞻浮丘亭,山高璇柄没。飞鸟正飘荡,空绕南枝月。
- 山居二首瓶孟古澗冷相依,云淡山寒月色微。眼底宾朋聊自足,屋头猿鸟恰忘机。山园茶笋疎疎有,世路人情惭渐稀。不记化权前后际,卷帘移榻看斜晖。
- 游石门石门深锁气何雄,那得群仙採药踪。列嶂时时看过鸟,悬崖历历长游龙。一书未学嵇中散,十日聊陪邴曼容。拟向锦屏题姓字,箫台端的是元功。
- 乾道七年册皇太子四首渊中象德,玉裕凝姿。进退周旋,有肃其德。既定国本,益隆庆基。燕及两宫,福禄如灰。
- 景德道中口占捧檄东方日,芳春未及归。路花红掩映,溪树绿因依。鸟语催寒食,人烟接翠微。寻诗忘远近,细雨湿征衣。
- 感事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 王明君标签:写人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