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真定舞

虏乐悉变中华,惟真定有京师旧乐工,尚舞高平曲破。

紫袖当棚雪鬓凋,曾随广乐奏云韶。
老来未忍耆婆舞,犹倚黄钟衮六幺。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胡族乐舞已经完全取代了华夏乐舞,只有真定还有原来京师汴梁的旧乐工,还在表演高平曲破。

两鬓雪白的舞者在勾棚演出,曾伴随着广乐和云韶翩翩起舞。
原本已不想再跳那紧促之舞,黄钟一响仍不禁依衮六幺起舞。

注释
真定:地名。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置真定府路,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治所在真定府,即今河北省正定县。 高平:即高平调。中国五声音阶分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其中羽声又分七调。高平调系羽声七调之一。曲破:唐宋乐舞名。大曲的第三段称破。单演奏此段称曲破。有歌有舞,节奏紧促。元稹《琵琶歌》:“骤弹曲破音繁并”。
棚:用木或竹搭成的凭架或屋舍,作为歌舞百戏的演出场所。也称勾栏。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 “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雪鬓:鬓发雪白,谓年已老。
广乐:传说天上的一种乐曲。《穆天子传·一》: “天子乃奏广乐。”这里指舞曲。
云韶:指两种乐曲。
云:指云门。即黄帝时代的乐舞。亦称“云门大卷”。
韶:传说虞舜所作乐曲名。这里以云韶喻华夏正声乐舞。
耆婆:原为古印度名医。“耆婆”二字在梵语中作为“生命”、“长寿”、“长者”之义。 “耆”字在中国语文中训为“老”义。“耆婆舞”疑指扮作老妇人的一种节奏紧促的舞蹈。
倚:依照、配合。这里指舞步合于舞曲。黄钟:古乐十二律之首。声调最洪大响亮。
衮:宋代乐曲名称。
六幺:亦作绿要、绿腰。唐宋时琵琶曲名。这里指羽调舞曲。

真定舞问答

问:《真定舞》的作者是谁?
答:真定舞的作者是范成大
问:真定舞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真定舞是宋代的作品
问:虏乐悉变中华,惟真定有京师旧乐工,尚舞高平曲破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虏乐悉变中华,惟真定有京师旧乐工,尚舞高平曲破 出自 宋代范成大的《真定舞》
问:虏乐悉变中华,惟真定有京师旧乐工,尚舞高平曲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虏乐悉变中华,惟真定有京师旧乐工,尚舞高平曲破 的下一句是 紫袖当棚雪鬓凋,曾随广乐奏云韶。
问:出自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
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真定舞赏析

范成大于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闰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写了七十二篇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这首诗是其中之一。使金途中,范成大亲眼看到民俗、服饰几乎全被异族同化,乐舞方面更是“虏乐悉变中华”,唯独真定府的“京师旧乐工”尚在歌舞宋国的“高平曲破”。宋朝从汴京至临安,凡宫廷大宴,经常演奏大曲的“曲破”。这一乐舞名曲,是洞晓音律的宋太宗赵炅亲自翻新创制的。就在范成大使金前后,南宋的一些教坊大使和乐工还常向宫廷进奉“曲破”。在范成大看来“高平曲破”无疑是代表大宋朝的礼仪乐舞,他感愤故土沦丧,遂作此诗。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嘉禾讴
    猗猗嘉禾。惟谷之精。其洪盈箱。协穗殊茎。昔生周朝。今植魏庭。献之庙堂。以昭厥灵。
  • 忆秦娥
    情难足。不堪黄帽催行速。催行速。扁舟一叶,别愁千斛。津亭送客惊相嘱。举杯欲唱眉先蹙。眉先蹙。背人掩面,不能终曲。
  • 偈公六十五首
    今朝三月十五,天色半晴半雨。十分春色在枝头,满眼觑见没可睹。报诸人,草莽卤,甜瓜彻蒂甜菜,苦瓠连根苦。
  • 过王濬墓
    埋骨千年近路尘,路傍碑号晋将军。当时若使无功业,早个耕桑到此坟。
  • 观汉水
    发源自嶓冢,东注经襄阳。一道入溟渤,别流为沧浪。求思咏游女,投吊悲昭王。水滨不可问,日暮空汤汤。
  • 宫词
    度腊深宫暖未回,半天金碧照楼台。百花须待东风发,只有寒梅傲雪开。
  • 浣溪沙
    翠馆银罂下紫清。内家闻说庆嘉平。柳条萱草眼偏明。小阁数杯成酩酊,醒来不爱佩环声。为通幽梦到蓬瀛。
  • 鸡豚社
    稻叶青青水满塍,夕阳林下赛田神。投身便入鸡豚社,老去人间懒问津。
  • 访潇岸黄仲立
    长似在船里,松声如水声。门当岗路掩,云向井栏生。道进渔樵客,家空世俗轻。阶前桐叶响,云是白鷳行。
  • 赠夏宗禹
    虎头自合取侯封,好为明时立隽功。做了玉关班定远,却陪芝岭夏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