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除夕偶成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时间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户的欢声笑语从四面八方隐隐传来。
在石桥上昂首而立的人却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着天空,却把一颗明星当作月亮观看了多时。
注释
漏:漏壶,古代计时仪器。
迟迟:指时间过得很慢。
潜:暗中,悄悄地。
物外知: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出来。
市桥:指作者家乡市镇中的桥。江南城镇多傍水为街,市中多桥。
识:shí,在这里是认识的意思。
癸巳除夕偶成问答
问:《癸巳除夕偶成》的作者是谁?
答:癸巳除夕偶成的作者是黄景仁
问:癸巳除夕偶成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癸巳除夕偶成是清代的作品
问: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出自 清代黄景仁的《癸巳除夕偶成》
问: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的下一句是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问:出自黄景仁的名句有哪些?
答:黄景仁名句大全
癸巳除夕偶成赏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诗人思绪纷纷。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人们感觉时间流逝得太快了,以至于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诗人此时思绪连绵,独生忧患。“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很不协调,而在这里却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贫富悬殊,除夕之夜,几家欢乐几家愁。诗人与家人团聚,本可以过愉快的除夕,但诗人却忧虑重重,这充分表现了诗人“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两句写诗人心中忧闷而产生的独特行为。上句的“悄立”二字,写诗人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用外形的静谧暗示内心的不平静。“人不识”三字,写出并不是人们不认识诗人,而是感叹那些欢歌笑语的人们不了解他心中的忧患。因而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诗人心中的忧患无法排解,便独立一人到市桥上,长久伫立,凝视天上的一颗亮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看多时”含蓄地回答了诗人“忧患”的内容。诗人感到星移斗转,岁月如桥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联想自己,少负盛名,却怀才不遇,即将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穷途潦倒,贫病交加,愤激悲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诗人没有正面着墨去写忧思,而只是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团聚、笑语声声的时刻悄立市桥上的特殊行为,从气氛的渲染和诗人默然无声凝视长空的形象给人一种感染。这样写,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诗人的忧愁郁闷的’心情表达得更为深沉,更加强烈,也更有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的特色是言近旨远,意象鲜明,贴近生活,而又诗意含蓄,寄情远大,诉说的是对整个现实、人生的忧虑与感愤。
- 和钱处和大资四首曹源一滴鉴云开,便觉星蟾动地来。君去我方专此兴,只应空照话诚哉。
- 偶题紫琼润洁墨花香,独坐小窗春昼长。拈笔题诗随意拙,近来不复省钟王。
- 次韵十一叔芍药五绝手把春花已后春,锦容入眼更成新。凭栏落日浑无□,倍觉君诗信有神。
- 梅花七绝姑射仙姿不畏寒,谢家风格鄙铅丹。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
- 春雨胸懹阮步兵,诗句谢宣城。今夕俱参透,焚香听雨声。
- 桃源忆故人 赠孔庵主昆仲孔翁四个亲兄弟。小者二人倾逝。已后不须卜筮。想着先垂泪。死生生死如何避。早把家缘猛弃。物外行功积累。得得成仙位。
- 瑞鹧鸪倾城一笑得留人。舞罢娇娥敛黛愁。明月宝鞲金洛臂,翠琼花珥碧搔头。晴云片雪腰支袅,晚吹微波眼色秋。清露亭皋芳草绿,轻绡软挂玉帘钩。
- 十二峰上升黄麾白马功告成,云华夫人朝玉京。虞后夏后引音节,高低峡船摇橹声。
- 杂咏一百首王戎惜李常鑽核,商财自执筹。如何嵇阮辈,放入竹林游。
- 悟道何人解管身中事,今我才知学有源。养得心源身事毕,春花秋月共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