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登余干古县城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注释

全唐诗:卷151_25

登余干古县城问答

问:《登余干古县城》的作者是谁?
答:登余干古县城的作者是刘长卿
问:登余干古县城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登余干古县城是唐代的作品
问:登余干古县城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出自 唐代刘长卿的《登余干古县城》
问: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的下一句是 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
问:出自刘长卿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长卿名句大全

登余干古县城赏析

  唐代饶州余干县,即今江西余干。“古县城”是指唐以前建置的余干县城。先秦时,其地名作余汗,因境内余水、汗水得名,为越国西界城邑,在安仁江(即今江西境内信江)西北,安仁江上游属楚国,故诗中云“楚水西”。汉代置余汗县,隋代正名为余干县。唐代迁移县治,这个旧县城逐渐荒落。刘长卿这诗是登临旧县城吊古伤今之作,在唐代即传为名篇。这荒落的古城也随之出了名,后有称之“白云城”的,也有修建“白云亭”的,都是附会刘诗而起。
  刘长卿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所作。诗人被贬谪,是由于为官正直不阿而遭诬陷,因此他深感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官场污浊。现在他经历的这一地区,又刚刚经过军阀战乱,触处都见战争创伤,显出国家衰弱、人民困苦的情状,使诗人更加为唐朝国运深忧。这首即景抒情的诗篇,就包蕴着这种感慨深沉的叹喟,寂寥悲凉,深沉迷茫,情在景中,兴在象外,意绪不尽,令人沉思。
  这是一座小小的山城,踞高临水,就象塞上的孤城,恍惚还象先秦时那样,矗立于越国的西边。它太高了,仿佛跟空中白云一样高;也太荒凉了,似乎亿万斯年就没人来过。城里空空的,以前的官署早已掩没在秋天茂密的荒草里,唯有城上的女墙还在,但已看不见将士们巡逻的身影,只在夜间听见乌鸦在城头啼叫。站在城头眺望,平旷的沙地无边无际,令人迷茫;孤零零的夕阳,对着诗人这个远方来客冉冉低落下去,天地显得格外沉寂。在这荒寂的世界中,诗人想起了《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诗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古城沧桑,不就是“陵谷变”吗?诗人深深感慨于历史的变迁。然而无知的鸟儿不懂得这一切,依然飞到这里觅食,朝来暮去。
  这首诗,即景抒情而又不拘泥历史事实,为了突出主旨,诗人作了大胆的虚构和想象。这城废弃在唐初,诗人把它前移至先秦;废弃的原因是县治迁移,诗人含蓄地形容为政治腐败导致古城衰亡。出于这样的构思,次联写城内荒芜,醒目点出官舍、女墙犹在,暗示古城并非毁于战争。三联写四野荒凉,农田化为平沙。末联归结到人迹湮灭,借《十月之交》的典故,点出古城荒弃是因为政治腐败,导致人民离乡背井,四出逃亡。旧说《十月之交》是“大夫刺幽王”之作,诗中激烈指责周幽王荒淫昏庸,误国害民,“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造成陵谷灾变,以至“民莫不逸”。结合前三联的描述,可见这里用的正是这层意思。
  这是一首山水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所描绘的山水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的。荒凉古城,无可赏心悦目,并非欣赏对象,而只是诗人思想的例证,感情的寄托,引人沉思感伤,缅怀历史,鉴照现实。所以这诗不但在处理题材中有虚构和想象,而且在诗的结构上也突出于表现诗人情怀和自我形象。诗人满怀忧国忧民的心情,引导人们登临这高险荒凉的古城、空城、荒城、指点人们注意那些足以引为鉴戒的历史遗迹,激发人们感情上共鸣,促使人们思想上深省。方东树评此诗曰:“言外句句有登城人在,有诗人在,所以称为作者。”(《昭昧詹言》)中肯地指出了这诗的艺术特点。  
(倪其心)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颂古一○一首
    此树不从天地生,登山涉水承渠力。如今掷向乱峰前,免致丛林为轨则。
  • 送行中斋三首
    秋风晚正烈,客衣早知寒。把衣不能别,更尽此日欢。出门一万里,风沙浩漫漫。岂无儿女情,为君思汍澜。百年有时尽,千载无馀观。明明君臣义,公独为其难。愿持丹一寸,写入青琅玕。会有抚卷人,孤灯起长叹。
  • 次前韵赋隐居二首
    举世纷如自泊如,荒园僻巷闭门居。总干和鼎非吾事,啖茹燃萁不愿余。林下一声蝉噪处,山间十日雨晴初。空阶剩放苔痕长,始信先生屐齿疏。
  • 不老吟
    人无不老理,日有再中时。不老必无也,再中应有之。
  • 菩萨蛮
    寒山横抹修眉绿。楼前溪瀑锵鸣玉。车马各西东。行人如转蓬。阑干成独倚。海阔天无际。云淡隔壶山。鸿飞杳霭间。
  • 拜昭陵出城与张秘监阁老同里临行别…归寻辱清辞辄酬之
    仲月当南吕,晨装拜穀林。逢君在东观,不得话离襟。策马缘云路,开缄扣玉音。还期才浃日,里社酒同斟。
  • 寄唐州杨八归厚
    淮安古地拥州师,画角金饶旦夕吹。浅草遥迎鹔鹴马,春风乱飐辟邪旗。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所知。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
  • 依韵和晁十七落花二首
    投老殷勤向物华,风前犹欲拾余花。更将梦逐残红去,遍入长安百万家。
  • 读秦纪
    琅玕台上晚云平,虎视眈眈隘八宏。万里不知人半死,三山空觅草长生。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书外有书焚不尽,一编圯上汉功名。
  • 新入姬人应令诗
    洛浦流风漾淇水。秦楼初日度阳台。玉轶轻轮五香散。金灯夜火百花开。非是妖姬渡江日。定言神女隔河来。来时向月别姮娥。别时清吹晴箫史。数钱拾翠争佳丽。拂红点黛何相似。本持纤腰惑楚宫。暂回舞袖惊吴市。新人羽帐挂流苏。故人网户织蜘蛛。梅花柳色春难遍。情来春去在须臾。不用庭中赋绿草。但愿思着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