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自广陵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大冷天里,水鸟为了暖和挤在一起,十几只几百只一起,在快要落山的太阳光下游戏。路上的人走来走去,它们都不躲开,忽然听到水里哗啦一声响,它们吓一跳,“轰”的一下一齐飞了起来。
注释
还自广陵:这是作者从广陵回家乡高邮的路上写的诗。广陵,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
相依:挤在一起。
落晖:西下的阳光。
过尽:走光,走完。
还自广陵问答
问:《还自广陵》的作者是谁?
答:还自广陵的作者是秦观
问:还自广陵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还自广陵是宋代的作品
问:还自广陵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出自秦观的名句有哪些?
答:秦观名句大全
还自广陵赏析
山水诗除以情景相生见长外,还得有味,有趣味。水鸟哄飞,是常见景,但秦观这首诗写得声色兼备、生趣盎然,非常巧妙地写出春的信息。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开头两句既自然清新,又生动传神。“依”、“戏”二字,把水鸟天真烂漫之姿,表现得真是惟妙惟肖。它们仿佛不是一群鸟,而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相戏打闹。晚霞抚摸着它们,它们也正在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给它们安排的和谐、安逸、自由的生活,这种物物相亲的情景,令人羡慕神往。
这两句的艺术技巧是相当娴熟的。“寒”有冷意,“相依”是静态,这是一幅表现静态美的画面;“戏”是动态,“落晖”却有暖意,这又是一幅表现动态美的画面。但这二者又不是割裂的而是浑然一体的。一部分水鸟在“自相依”,另一部分水鸟却在“十百为群”地嬉戏,这种合而有分,分而有合的状态,这种动静相宜的情调,正是自然界每时每刻所呈现的生动而实在的面貌。这一组画面是采用白描手法,点出了早春时令、晚霞中水鸟的安闲。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这是精彩传神之笔。从形式上看,第三句是前两句的承续,但又是为第四句蓄势,“不起”,正是为“起”作准备的。从表现水鸟的动势上看;诗人是有意按照由安静到微动(“戏落晖”)再到喧动(“一齐飞”)的顺序步步演进的;从所表现的声音的频率上看,则是按照由静场(“自相依”)到轻响(“戏落晖”)再到骤响(“水响一齐飞”)的层次把音阶步步增高的。动态和声态同步进行,丝丝入扣,配合默契。最后,在第四句融为一体,把全诗的意境推向高潮。
意境上看,前面描绘出落晖,后面冲飞入天,融入晚霞,更为壮美。这里,既有绘画美,又有色彩美,更因群鸟齐飞,呱呱乱叫,传送出声态美。真是景象飞动,诗趣盎然。
- 郭家洲携儿上绝岸,微径步蒙密。人稀鸟乌乐,老屋几百室。荒凉郭家洲,篱落映残日。问俗得周旋,应门颇仓卒。兴衰今昔殊,郭姓尚十七。邻里阙盐茗,翁姬仅盥栉。共说频岁歉,平陆江浪没。场圃或潭洞,椽栱行螾蛭。去秋微收尔,樵采取黔突。接耳多乐郊,一去恐两失。吾邦有杜母,抚我不待乞。蠲租桑柘在,休役孙子佚。意使流殍无,宁后仓{广仓}实。官今浔阳来,吏师那容失。书绅拜此赐,知我佐郡绂。古来裨肉食,多自萏蕘出。必若穷吏道,孰先究民疾。剥肤快目前,吾固笑无术。
- 元夕偶成里唱涂讴铙吹轰,软尘梁苑记前生。宝珠穿蚁嬉游肆,莲蕊然犀不夜城。透碗灯繁人昼绣,隔罗光醖酒渑清。春娃环舞云阶隘,邦媛鲜妆月地行。
- 潄玉斋前杂卉皆龙图王至之所植各赋一章凡得修茎无附叶,繁萼攒庭首。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
- 閒居六咏夜坐一窗凉浸月,四壁息闻雷。铜漏水仍滴,金炉香未灰。徘徊听蛩远,熠燿逐萤来。看剑挑灯久,谯城角引梅。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杀人须是杀人汉,当下一刀成两段。头臂夼亏剑刃锋。何似秦时{左车右度}轹鑽。
- 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人已老。春亦不留些少。花尽叶长蚕又抱。子规啼未了。往事不论多少。且向尊前一笑。白发满头愁已到。路长波渺渺。
-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虹瑞流朱邸,童髦侍紫宸。简心天与子,授位帝知人。学古功时敏,鉤深道日新。宜然三百载,民物仰威神。
- 夜客候虫鸣砌冷萧萧,半点残灯瘵寂寥。桐叶軃秋黄不彻,那堪小雨学芭蕉。
- 送郭仆射节制剑南铁马擐红缨,幡旗出禁城。明王亲授钺,丞相欲专征。玉馔天厨送,金杯御酒倾。剑门乘嶮过,阁道踏空行。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晓云随去阵,夜月逐行营。南仲今时往,西戎计日平。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
- 答僧慧文一念周沙界,日用万般通。湛然常寂灭,常展自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