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闲坐夜明月,幽人1-1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清静的夜里坐在明月下,听着幽人卢先生弹奏起古琴。
忽然听到《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
《白雪》的指法使您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
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注释
闲夜坐明月:一作“闲坐夜明月” 。
钟期:指钟子期。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问答
问:《月夜听卢子顺弹琴》的作者是谁?
答:月夜听卢子顺弹琴的作者是李白
问: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是唐代的作品
问:闲坐夜明月,幽人1-1弹素琴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闲坐夜明月,幽人1-1弹素琴 出自 唐代李白的《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问:闲坐夜明月,幽人1-1弹素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闲坐夜明月,幽人1-1弹素琴 的下一句是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赏析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一幅夜里闲坐、明月当空、静听幽人弹素琴的落寞景致,为下文“世上无知音”的孤寂惆怅之情作铺垫,埋伏笔。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用借喻手法:忽闻“悲声调”,宛若“寒松吟”,喧染悲凉的氛围,把加深悲愁的情愫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用拟人手法: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便于作者尽情发挥,以情景交融的方式,把作者知音难觅的孤寂真情实感融入诗中,进而达到引人入胜之效果。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此句借用“钟子期”、“俞伯牙”典故喻己,紧扣上文,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为严谨,表达出诗人知音难觅的孤寂落寞之情感。
诗中《悲风》、《寒松》、《白雪》、《绿水》都是古曲名,意在描写隐士卢子顺弹琴的高超的艺术水平,进而发出“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的感叹。
这首诗写听幽人弹琴,借以慨叹世无知音。思想情绪未免有些消极,但其中也必定饱含着诗人一生坎坷、历尽艰难的辛酸痛苦。一首诗中列出四首琴曲名来,可见李白对琴道是很熟悉的。其中写《渌水》时,言其作用可以“清虚心”,这是李白的一个重要音乐观点。其所以如此,恐与李白多受老庄思想影响有密切关系。
从写作上看,首写弹琴,中写琴曲,末写慨叹。在写琴曲时,诗人以《寒松吟》比《悲风》,虽是以琴曲比琴曲,却又使人能从曲名上想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因为“悲”与“寒”皆冷色字,感情色彩是一致的,“风”与“松”则使人想到松涛,并进而想到乐音的特色。又琴曲有《风入松》,传为嵇康所作,“风”与“松”相连,可使人想起这一琴曲。此可见诗人的比喻是如何贴切!再者,“《白雪》乱纤手”一句,诗人不仅以一“乱”字,写出弹琴动作的特点,而且从《白雪》还可使人想到纤手的白嫩,这样的配词,真是妙不可言!
- 画角辞莫吹角,吹得梅花片片落。朝吹暮吹吹不了,盘古不知坐成老。童男童女求蓬山,何如此器束之高阁间。金盘擎露仙人掌,何如敕断此声勿用响。不知今日复明日,两鬓常常黑如漆。莫吹角,天寒岁晚情更恶。
- 濉江雨过濉江宿霭收,粼粼澄碧净涵秋。双桥夹锁虹垂岸,练疋长拖玉作流。白鸟孤飞天外没,青螺倒浸镜中浮。朝宗东去知何极,愿一乘槎探尽头。
- 戏张天骥羡公飘荡一孤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都罢休。何事却寻朱处士,种鱼万尾橘千头。
- 登高临大江客思忽不乐,登高临大江。风湍睇遥席,云岫思幽窗。淮蒌昔未茁,庐瀑今已淙。我本休官人,曷为栖是邦。中肠有所思,所思渺天末。戎徼融古雪,波浪日以阔。西从巴硖下,南与洞庭合。身无黄鹄翅,九疑不可越。宿负子钱急,岁收南亩稀。儿女望我还,岂不歌式微。仿佛汉阳树,突兀吴王矶。佳音或跫然,未忍轻言归。邻墙善蓍翁,盍往决咎吉。鬼神素所昧,忠信讵云忒。聚粮别里门,业已掉臂出。小俟麦风凉,马蹄患不疾。
-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惟圣普临,顺皇之德。典礼有纱,享祀不忒。笾豆静嘉,降登肸饬。神具醉止,景贶咸集。
- 逍遥咏清虚闲静得,奉道见真归。契合皆堪用,因缘事好依。精诚求谛信,须有是兼非。豁达幽深远,奥妙入玄机。
- 跋陆务观剑南诗稿二首剑外归乘使者车,淛东新得左鱼符。可怜霜鬓何人问,焉用诗名绝世无。雕得心肝百杂碎,依前涂辙九盘纡。少陵生在穷如虱,千载诗人拜蹇驴。
- 自颂石田石上栽田世所稀,老农闻说也攒眉。有人下得泥犁种,别甑炊香供养伊。
- 半年半年留鹤邑,岁晚倦重游。雪柳带春意,烟芜生暮愁。怕看新凤历,忍拂旧貂裘。莫道知心少,相亲有白鸥。
- 挽饶武博二首方客戎幢右,俄旌墓道傍。堂虚空老桂,星冷落魁芒。留程文样走,传家奏稿香。乡评偕李谢,虽死有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