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刺巴郡守诗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门外的狗叫声为什么大而杂?
原来是有官吏急凶凶来到了我家门。
我不敢怠慢,急忙披衣出门应酬官吏,
他是郡府来的官吏,命令我把应纳的钱快快缴上。
我不断乞求:家里无钱粮,能否宽限几日?
怎想官吏发怒,反而逼迫的更加凶狂。
我没有办法,只好转身顾家中,东寻西觅,
但钱粮终无所获,实在无法可想。
想一想只好去邻家借贷,
谁想邻家告诉我:他自己也是一贫如洗。
钱钱钱呀,怎么如此难得?
让我只有憔悴心伤。

注释
府记:官府的教令。
请期:请另定交款日期。
见尤:认为有过,加以遣责。
已匮:言钱已用完。

刺巴郡守诗问答

问:《刺巴郡守诗》的作者是谁?
答:刺巴郡守诗的作者是佚名
问:刺巴郡守诗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刺巴郡守诗是两汉的作品
问:刺巴郡守诗是什么体裁?
答:五古
问: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出自 两汉佚名的《刺巴郡守诗》
问: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的下一句是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问: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刺巴郡守诗赏析

这是东汉桓帝时(公元147年-167年)巴郡(今四川省东部,治江州,今江北县)人民因为苦于重赋,讥刺太守的诗。诗出于《华阳国志·巴志》。原书道:“孝桓帝时,河南李盛仲和为巴郡守,贪财重赋。国人刺之。”

诗从“狗吠”落笔,引出“吏来”,猛然扯开了一场逼租逼税惨剧的序幕。首句劈空而至,来得突然、紧张,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何暄喧”既点明狗吠声大而杂,又暗示了悍吏唯恐“猎物”躲逃而“奇袭”的凶暴淫威。

“披衣”写出了主人不敢怠慢地急匆匆去应酬的情状。“欲得钱” 挑明了 “吏来”的目的,可见来者不善。“府记” 二字既照应了标题,又交代了逼祖逼税的后台老板,直把矛头剌向官府,使作品的思想性更有深度。

“穷”写出了主人为缓期交钱而磨破了嘴皮;“乞”勾画出主人哀求的可怜。粮穷尽,钱穷尽,语穷尽,都不能唤起悍吏的一丝怜悯,反而使悍吏且“怒”又“尤”。一方是“语穷乞请”,一方是 “怒反见尤”,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杜甫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诗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渔家傲
    十月都人家旨蓄。霜菘雪韭冰芦菔。暖炕煤炉香豆熟。燔獐鹿。高昌家赛羊头福。貂袖豹祛银鼠*。美人来往毡车续。花户油窗通晓旭。日寒燠。梅花一夜开金屋。
  • 天机日与物华新,妩绿柔黄触拨人。精采只消些子雨,腰肢无着许多春。兴亡萤苑迷楼梦,荣辱孤山麯院尘。醒眼年来浑看破,万缘分定不须颦。
  • 鹊桥仙(别立之)
    黄陵庙下,送君归去,上水船儿一只。离歌声断酒杯空,容易里、东西南北。重湖风月,九秋天气,冉冉清愁如织。我家住在楚江滨,为频寄、双鱼素尺。
  • 雨晴小步
    蚕月家家静,村流处处深。草分两岸色,竹覆半池阴。少饮亦微醉,独行还自吟。儿童怪相问,争识野夫心。
  • 思归
    不能经纶大经,甘作草莽闲臣。青琐应须长别,白云漫与相亲。
  • 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
    旌旆悠悠出陕时,白头人送倍依依。蜀川尚忆蒲芦政,蛮洞先惊獬豸威。祖席香浓花未老,行厨味简筍初肥。公馀若存相如赋,郫县梅仙好发挥。
  • 杂曲歌辞。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妾本丛台女,扬蛾入丹阙。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 踏莎行(送别刘子思)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歧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任城建伯,其表曰选。淑问雅驰,才华清远。竞辰力行,爱日黾勉。孔教崇崇,令绪显显。
  • 秋夕不寤
    倦枕回尤数,东方不肯明。只将无睡耳,终夜著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