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注释
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嗟:慨叹。
报:回答。
谩有:空有。谩:徒,空。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问答

问:《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的作者是谁?
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的作者是李清照
问: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是宋代的作品
问: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出自 宋代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
问: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的下一句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问:出自李清照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清照名句大全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赏析

  这首《渔家傲》在李清照词集中风格独特,历来引人瞩目。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 ”,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双叠词中,通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结。过片处,或宕开一笔,或径承上片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可称之为“跨片格”。“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 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 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 路长 ”、“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文学家,她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 ”,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说“鹏正举 ”,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 ,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在大鹏正在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堪称大手笔。“蓬舟”,谓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落花怨十首
    已费栽培力,又为膏沐容。花神浑忘却,将谓属东风。
  • 鹧鸪天
    凤烛星球初试灯。冰轮辗破碧棱层。来宵虽道十分满,未必胜如此夜明。留上客,换瑶觥。任教楼外晓参横。春风从旧偏怜我,那更姮娥是故人。
  • 鹧鸪天(逢时使君出示所作送春佳词,引楚襄事,因次其韵)
    踏舞贪看赤脚娘。送春春去莫悲伤。飞花逐水归何处,落絮沾泥不解狂。都是醉,任飞扬。百年三万六千场。使君亲按新歌舞,魂梦相逢笑楚襄。
  • 赵十朋夫人挽章
    缝掖先生游汗漫,夫人高节独青青,临行抖擞空书笥,分付诸郎各一经。
  • 呈陈紫微
    欲下未下属玉双,喧瀑飞雪明石矼。扁舟激沥苍雪淙,断岸菰柳穿蓬窗。舟程未达君子邦,心源直指如湍泷。后生薄俗邪说咙,老成砥柱回淳庞。雄文翼道宝鼎扛,日月旂常九仞杠。急流通退挂冠逄,饮水啮雪嗤羊腔。孤轮绝翳空吠尨,飞蛾眇影捉明釭。翻思解缆鹿城江,寸莛不揣洪钟撞。八年乔岳劳心悾,北望云迷翠羽幢。袖裹虹霓气不降,珍储未辨珉与玒。借公大扣声枞枞,庶几蚊蝱附奔駹。
  • 宿兴国寺方丈与容对状
    世间何事能感人,诗人题咏为多情。我亦执笔书长吟,诗吟未竟情已盈。古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似祗今握手见肺肝,开口无毁誉。古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何似祗今对床谈子虚,醉歌咍台笑庐胡。昨宵春月如昼明,与君聊诗到三更。今宵夜雨如盆倾,与君齁齁直到街鼓鸣。醒来莫问阴与晴,但听檐溜飞泉声。明朝又作穿云行,巾纱杖竹鞵芒轻。遇酒酌彼兕觥,逢花赏其芳馨。见贤者如接芝兰,对俗子譬之蚊虻。勿与物忤竞,勿为事绊萦。陶然乐吾真,是谓羲皇人,是谓葛天民。
  • 临际大师赞
    黄檗棒头,大愚肋下。后代儿孙,乌焉成马。
  • 纳凉至夜深
    积潦斜阳忽射阶,夜深穿树雨还来。披襟径放清凉入,倚扇微教懒困催。出草乱萤时自照,叫空孤鸟暗飞回。贪吟四鼓犹妨寝,除此人间念总灰。
  • 颂古四十八首
    贫似范丹,气如项羽。活计虽无,敢与斗富。
  • 细柳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