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暮春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
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注释
游子:指离家远游之人。
春衫:单薄的春装。
试单:尝试着换上单衣。
怪来:惊疑。
歇:停,这里指蛙畏寒而声息全无。
作:起。

暮春问答

问:《暮春》的作者是谁?
答:暮春的作者是吴涛
问:暮春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暮春是宋代的作品
问:暮春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出自 宋代吴涛的《暮春》
问: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的下一句是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问:出自吴涛的名句有哪些?
答:吴涛名句大全

暮春赏析

  诗人颇善于选择人的典型形象。开头写气候之乍暖,并点示出春夏之交的季节。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先从视觉角度写“游子春衫”、“桃花飞尽”,再从味觉角度写“野梅酸”,预示春去夏来,天气转暖;接着从听觉与触觉的角度,以蛙声停歇与东风之寒写出气候忽然转冷。

  前两句写“游子春衫”,游子长年在外,对气候冷暖的变化最易感知。此时游子脱去冬衣而换上单薄的“春衫”,这个视觉形象反映出气候的温煦,又给人一种舒服、轻松的美感。一个“试”字写出游子的心理状态,寓有因气温不稳定而尝试之意,也为后面的“又作东风十日寒”埋下伏笔。次写“桃花”和“野梅”。桃花于仲春开放,但此时已“飞尽”;梅花于初春开放,夏初结梅子,此时则“野梅酸”,二物皆足以显示江南三四月的特征。写桃花,仍从视觉角度,不仅“桃花”二字有色彩感,“尽”前冠以“飞”,又显示了动态美。写梅则从味觉角度,一个“酸”字,足使口舌生津。这两句写气侯乍暖,点出春夏之交的季节。

  本来春去夏来,天气转暖,自然也蛙鸣悠扬,到第三句诗意陡然一转,诗人生疑,不知为何蛙声一夜之间全部停歇,末句解开谜底,原来是天气转冷。这样写使诗歌结构上起承转合曲折有致(峰回路转、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别开生面),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后两句写忽寒。诗人审美感受相当细腻,也很会捕捉典型的细节:“怪来一夜蛙声歇”,这是从听觉角度落墨,写气候忽冷。诗人很会捕捉典型的细节:先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前两天气候乍暖时,田蛙也为之欢欣歌唱,增添了暖意。但忽然“一夜蛙声歇”,确令人感到“怪”。“又作东风十日寒”:原来是气温又变寒,青蛙于气温变化极敏感,他们躲进洞里,声息全无,正显示着“东风十日寒”。此句又从触觉角度来写。“十日”与“一夜”相对,时间更长,但毕竟已是“东风”,此“寒”自是强弩之末,不必为之生畏。

  这首诗纯然写春夏之交人们对乍暖还寒气候的体验,未必有什么寓意寄托。但选材精到,体验细致,有跌宕曲折之致。特别是注意全面调动各种审美感觉,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使诗的意境显出多层次,多侧面,具有立体感,给人以更丰富的美感。语句清晰,体验真切。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赋园中所有十首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繁华见孤淡,一个敌千顷。饮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 访杨少虞得小诗并呈才夫
    坐遭飞埃眯双目,不应更到琅玕腹。青山为人作御侮,对面亭亭削苍玉。公子翩翩故自佳,我来空叹驹局促。抱冰嚼雪岂能清,火里芙蕖初出浴。
  • 兰陵王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漂泊。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 全太后为尼
    南国旧王母,西方新世尊。头颅归妙相,富贵悟空门。传法优婆域,诵经孤独园。夜阑清磬罢,趺坐雪花繁。
  • 巫庙
    巴水走若箭,峡山开如屏。汹涌匹练白,崷崒浓蓝青。崖空蓄云雨,滩恶惊雷霆。神仙宅幽邃,庙貌横杳冥。隐约可一梦,缥缈馀千龄。名利有所役,舟楫无暂停。悉窣垂肸蚃,祠祷希安宁。鸦鸦尔何物,飞飞来庙庭。纷纷飏寥泬,远近随虚舲。铁石砺觜爪,金碧辉光翎。翔集托阴险,鵮啄贪膻腥。日既恃威福,岁久为精灵。依草与附木,诬诡殊不经。城狐与社鼠,琐细何足听。况乎人假人,心阔吞沧溟。
  • 挽知宫王月谷三章
    去年五月访丹元,月谷先生与我言。将谓此生共茅舍,不知何事速云轩。亲书数卷空悬壁,旧隐三间半掩门。雪魄冰魂无处觅,秋烟秋雨暗孤村。
  • 生查子
    朝路进贤归,厌听歌金缕。不念玉堂花,豹隐南山雾。漉酒未巾时,暑槛披风处。子夏不兼人,并与诗筒付。
  • 朝中措
    暮山环翠绕层栏。时节岁将残。远雁不传家信,空能嘹唳人间。客程无尽,归心易感,谁与忘年。早晚临流凝望,饥帆催卸风竿。
  • 临川绝无佳酒时得一醉戏书
    有酒时剧饮,无酒徒浩歌。庭花五六株,老子独婆娑。谁云苦寂寞,在我亦已多。管弦万二千,一笑谢天魔。梦作青城去,翠磴扪松萝。又为平羌游,素月沉烟波。觉来抚几叹,奈此桎梏何!流年不贷人,去去如飞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