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单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
黄鹂三两声。
菩萨蛮问答
问:《菩萨蛮》的作者是谁?
答:菩萨蛮的作者是王安石
问:菩萨蛮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菩萨蛮是宋代的作品
问:菩萨蛮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数家茅屋闲临水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数家茅屋闲临水 出自 宋代王安石的《菩萨蛮》
问:数家茅屋闲临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数家茅屋闲临水 的下一句是 单衫短帽垂杨里。
问:出自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菩萨蛮赏析
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 。《能改斋漫录》云:“王荆公筑草堂于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中叠石作桥,为集句填菩萨蛮 。”全篇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 ,使之如出己口 ,真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叙写自己的闲适生活与故作放达的情怀。
开首“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往昔重楼飞檐、雕栏画栋的官宦居处换成了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如今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取代了过去的冠带蟒服。作者从九重宸阙的丹墀前来到了水边桥畔的垂杨里。对于这种遭际的变化,王安石似乎采取一种安然自适的态度。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两句闲雅从容 ,虽然是从前人诗句中摘录而成,但指事类情,贴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着“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是写景:一夕春风来 ,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
因此,即使在看似闲适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色风声,都会引起这位政治家的敏感与关注,而被赋予某种象征的意义:“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作者醉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是如此闲逸,但是,酒醒梦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风明月,而是风吹云走、月翳半规的昏沉夜色。
最后二句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作者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据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书》云 :“顒携黄柑斗酒 ,人问何之,曰 :‘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 ,汝知之乎 ?’”可见王安石的寄情黄鹂,不仅是表现在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鲠直人格。
此词与王安石晚年的诗作相似,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词中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词人在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 ,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 ,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的声响,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这画面中。全词在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在娴雅流丽的风格中显示出作者的才情骨力,体现了王安石词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词风。
- 再到邺下有感漳滨胜地皆牢落,晚岁重来恨莫收。极浦寺藏云树老,故人门锁雨苔秋。烟霄得路轮时彦,泉石忘机阻旧游。今日重思昔年事,放怀惟上夕阳楼。
- 风不鸣条(一作舒元舆)五纬起祥飙,无声瑞圣朝。稍开含露蕊,才转惹烟条。密叶应潜变,低枝几暗摇。林间莺欲啭,花下蝶微飘。初满沿堤草,因生逐水苗。太平无一事,天外奏虞韶。
- 题卢道士房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唯见两童子,门外汲井花。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上章尘世隔,看弈桐阴斜。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第二百六十七卷
- 新笋乱迸苔钱破,参差出小栏。层层离锦箨,节节露琅玕。直上心终劲,四垂烟渐宽。欲知含古律,试剪凤箫看。
-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一夜相思老。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 齐天乐(左绵道中)角残钟晚关山路,行人乍依孤店。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藏鸦柳暗。叹轻负莺花,谩劳书剑。事往关情,悄然频动壮游念。孤怀谁与强遣。市垆沽酒,酒薄怎当愁酽。倚瑟妍词,调铅妙笔,那写柔情芳艳。征途自厌。况烟敛芜痕,雨稀萍点。最是眠时,枕寒门半掩。
- 赠天台徐秋岩马乳真堪摘,曾参日观师。云随笔落处,月上架来时。写意元非画,无声只是诗。寒藤吹不动,颗颗自攒枝。
- 磨镜篇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门前负局人,为我一磨拂。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山神妖气沮,野魅真形出。却思未磨时,瓦砾来唐突。
- 竹园三首一片琅玕香净天,风吹细细雨娟娟。龙孙始学斑衣戏,鶖子从谈玉版禅。
- 踏莎行 赠兴平赵六士百岁荣华,星移光烈。人身难保朝昏彻。恩情眷爱已收空,不时大限将分别。早悟轮回,惊生惨切。割情舍爱亲玄诀。公还猛烈人清虚,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