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注释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唤取:唤来。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
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
解:懂得,理解。
因风:顺着风势。
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清平乐·春归何处问答
问:《清平乐·春归何处》的作者是谁?
答:清平乐·春归何处的作者是黄庭坚
问: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的作品
问:清平乐·春归何处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春归何处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春归何处 出自 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
问:春归何处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归何处 的下一句是 寂寞无行路。
问:出自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
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清平乐·春归何处赏析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 大人和云楼底雪千峰楼头着寓翁梅力开萼绿桃寄榻高寒地,收心懒散翁。鸡鸣虚室白,鸦起小窗红。古操尘弦拂,新诗冻研烘。桃梅芳意觉,不是去年丛。
- 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玉箫声断凤凰楼,憔悴人别后。留得啼痕满罗袖,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当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
- 送路别我就蓬蒿,日斜飞伯劳。龙门流水急,嵩岳片云高。叹命无知己,梳头落白毛。从军当此去,风起广陵涛。
- 感旧卷帘新月在帘钩,花气同风过小楼。为忆昨宵灯下事,不将红烛照梳头。
- 喜鹊檐牙唤起前时梦,远信凭君便有期。岁暮柴门令事少,寒暄音问不须知。
- 劝农有感三首衍漾春郊遍野畴,不堪回首剑南州。劝农官吏浑冠鹖,力穑丁夫总带牛。苦欲如邛嗟未得,自怜适越竟何求。春风万斛浓於酒,一与畸人荡许愁。
- 和夷齐西山歌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凤不至兮,德之衰矣。
- 秋山孤峰露苍骨,疏木耸坚干。高堂挂虚壁,爽气来不断。
- 永佑陵小臣生长宣和初,深仁浃髓沦肌肤。只今白首冯唐似,何幸清斋拜鼎湖。
- 代人次韵曹郎中雷字二首计偕方此愧非材,先达仍劳绮席开。已喜抠衣披密雾,还将雅什助惊雷。定须劲翮摩云舞,各是清班重哲魁。任昉龙门如细许,直须早早借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