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题李氏山亭

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
竹高随路有,山静隔江1~1青。
人在云间语,潮生户外汀。
凭高一长望,疑欲人沧溟。

题李氏山亭问答

问:《题李氏山亭》的作者是谁?
答:题李氏山亭的作者是徐玑
问:题李氏山亭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题李氏山亭是宋代的作品
问: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 出自 宋代徐玑的《题李氏山亭》
问: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 的下一句是 竹高随路有,山静隔江1~1青。
问:出自徐玑的名句有哪些?
答:徐玑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
    季月还乡独未能,林行溪宿厌层冰。尺素欲传三署客,雪山愁送五天僧。连空朔气横秦苑。满目寒云隔灞陵。借问从来香积寺,何时携手更同登。
  • 古人铸鉴
    标签:哲理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
  • 观化十五首
    柳似罗敷十五余,宫腰舞罢不胜扶。年年折在行人手,为问春风管得无。
  • 山寺漫兴
    未到枫林寺,常吟半夜钟。乍来冲路雨,少坐怯廊风。潄具村茶苦,看碑大字工。出门山惯见,何事意无穷。
  • 三犯渡江云
    喜余至,拥裘曳杖,相从于山巅水涯松云竹雪之间。酒酣,促膝笑语,尽出笈中画、囊中诗以娱客。醉归船窗,紞然夜鼓半矣。归途再雪,万山玉立相映发,冰镜晃耀,照人毛发,洒洒清入肝鬲,凛然不自支,疑行清虚府中,奇绝境也。朅来故山,恍然隔岁,慨然怀思,何异神游梦适。因窃自念人间世不乏清景,往往汨汨尘事,不暇领会,抑亦造物者故为是靳靳乎。不然,戴溪之雪,赤壁之月,非有至高难行之举,何千载之下,寥寥无继之者耶。因赋此解,以寄余怀。冰溪空岁晚,苍茫雁影,浅水落寒沙。那回乘夜兴,云雪孤舟,曾访故人家。千林未绿,芳信暖、玉照霜华,共凭高,联诗唤酒,暝色夺昏鸦。堪嗟。澌鸣玉佩,山护云衣,又扁舟东下。想故园、天寒倚竹,袖薄笼纱。诗筒已是经年别,早暖律、春动香葭。愁寄远,溪边自折梅花。
  • 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酒香薰枕席,炉气暖轩除。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
  • 题雷石寺润公环翠轩
    窗外小山重叠好,阴阴松竹翠排檐。老人嘉我幽寻意,深炷炉香为卷帘。
  • 贤令山
    □□萦纡一径深,□看石壁起千音。雨□□□来春溜,雾霭留空□昼阴。坐对云山开远眼,静谐泉石会幽吟。山阴东武定何□,妙趣何曾间古今。
  • 感山十咏石桥
    石梁平砥似,池水明镜如。晚凉散步稳,凭栏此观鱼。
  • 广教寺
    英雄居处终奇特,几度欲来今始能。骑省文高存古篆,桥公树朽长寒藤。清流并绕分三涧,翠竹相依住数僧。沙鸟讵知千载恨,日斜飞下立渔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