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风水洞作)
故应为我发新诗。
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
还凭流水送人归。
层巅馀落日,草露已沾衣。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地、水、风、火从来都是所在充满的,这里风水绝佳,又有什么可疑的呢!这是故意让我写诗赞美的吧。各种幽雅的花香气四溢,飘到了整个山涧、山谷之中,潭中秋天的水草似乎在随风起舞,水面上漾起细小而成圈的波纹。
洞中清美的泉水要是借给卢仝泡茶喝,他一定会觉得两腋习习生风,有飘飘欲仙之感,这样,恐怕他连天仙都不会恋慕了。还烦请流水把我送回家。高峰上只剩下将要落山的太阳,草丛中的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咏水仙,故名。又名《雁儿归》、《瑞鹤仙令》等。双调小令,平韵格。
风水洞:《诗集》王文诰注引《杭州图经》:“洞去钱塘县旧治五十里,在杨村慈岩院。洞极大,流水不竭,洞顶又有一洞,清风微出,故名曰风水洞。”
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此四者广大,能产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
寒藻:指秋天的水藻。沦漪(户衣):《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沦漪。”沦,细小而成圈的水纹。漪,语气词。
玉川:唐诗人卢仝(tóng),号玉川子。两腋:.两边胳肢窝。卢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凭:烦请。
临江仙(风水洞作)问答
问:《临江仙(风水洞作)》的作者是谁?
答:临江仙(风水洞作)的作者是苏轼
问:临江仙(风水洞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临江仙(风水洞作)是宋代的作品
问:临江仙(风水洞作)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 出自 宋代苏轼的《临江仙(风水洞作)》
问: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 的下一句是 故应为我发新诗。
问:出自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答:苏轼名句大全
临江仙(风水洞作)赏析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苏轼游风水洞,被风水洞的美景所吸引,作该词描叙游览的经历和感受。
- 题翠峰寺西轩寂寂春葩映短墙,半山松竹奏笙簧。无情幽鸟背人去,不惯村童笑客狂。
- 贺新郎(次韵费五十九丈□□题秋山阁有感时事)霞下天垂宇,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谩转却、人间朝暮。万古兴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随流注。奈与世,不同趣。齐封冀甸今何许。百年间、欲招不住,欲推不去。闸断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鱼甫甫。叹多少、英雄尘土。挟客凭高西风外,问举头、还见南山否。花烂熳,草蕃蔗。
- 福州等闲田地多栽竹,是处人家爱读书。饮宴直尝千户酒,盘餐唯候两潮鱼。
- 秋日杂兴悠悠东郭道,莽莽四海志。晨光曦高林,泫露泣征辔。巨防扬渌漪,哀泉赴横卫。我生窘羁束,感叹抚消髀。
- 乞罢未报承延晋秦庆皆惠书东西南北阅光阴,边意萧条老境侵。四府飞书惭过誉,数畴废壤愧初心。倾怀敢望时情合,论事须思后计深。髀肉久消筋力倦,但能操笔谢知音。
- 春寒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 中秋同儿侄登宝峰亭绝顶凭栏思有余,沧江下眺眇三隅。月光此夜十分满,风色今朝一点无。乡国不须悲楚蜀,庭阶且喜集封胡。史君邂逅分鲜鲫,斫脍还成逸少图。
- 和王圜中道上初见梅花二首安养疮痍过所亲,野人何幸预斯民。自怜枯槁无生意,遂与寒梅竞得春。
- 送吕安礼吕子有奇气,少年事诗书。不肯衣逢掖,而随市井儒。白纻霜雪袍,朱缨贯金殳。大醉必走马,长呼挽雕弧。兴罢有余欢,清歌倚箫竽。春风动狂思,夜席拥妖姝。群儿傍笑之,谓子脱捡拘。而我独知子,壮兹真丈夫。屑屑五斗米,其重无锱铢。何为爱琐屑,妄自苦其躯。子亦爱我拙,相逢每踌躇。论诗夜斋静,秀气出璠玙。远官无与欢,见君心独娱。如何忽告别,决去如惊凫。矫矫黄鹄姿,枳棘非所居。清明择士日,子岂久泥涂。送别动苦怀,乖离感羁孤。搔首岁暮天,诗成悲有余。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