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
登高览旧都。
犹悲坠泪碣。
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
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
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
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
怀古正踌蹰。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喂饱马儿来到城郊野外,登上高处眺望古城襄阳。
仍因堕泪碑而感到悲伤,又想起孔明的宏伟政纲。
城邑从这里远分为楚国,山川一半入吴到了江东。
丘陵在平原上陡然显现,圣人贤人几乎凋亡一空。
田野树木断于苍茫烟雾,渡口亭楼在晚气中孤耸。
有谁知道我这万里行客,缅怀古昔正在犹疑彷徨。

注释
岘山:又名岘首山,位于湖北襄阳城南九里,以山川形胜和名人古迹著称。
秣马:喂马,放马。临:临近。这里是来到之意。荒甸:郊远。
旧都:指古襄阳城。岘山属襄阳治,名城襄阳当汉水之曲,与樊城隔水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距襄阳县西二十里,为隆中,即卧龙先生草庐对策之地。襄阳故城,即其县治。
堕泪碣;即岘山上的羊祜碑(碑为方形,碣为圆形。这里即指碑)。
卧龙图:指诸葛亮的谋略。应专指《隆中对》。
“城邑”句:战国时襄阳为秦、楚交界之处,故云“城邑遥分楚。”
“山川”句:襄阳在汉水之滨,汉水入长江,长汉经楚入吴,以上两句写在岘山所见辽阔境界。
“丘陵”二句:意思是:丘陵空自高出于平原;而圣贤该有多少已经谢世,二无继起者。慨叹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代谢。
“野树”二句:是说远处荒野林木,被苍茫的雾气遮断了;渡口的楼台在傍晚的烟霭中孤零零地耸立着。
万里客:离家远行的游子,指作者自己。
踌蹰:忧愁徘徊的样子。

岘山怀古问答

问:《岘山怀古》的作者是谁?
答:岘山怀古的作者是陈子昂
问:岘山怀古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岘山怀古是唐代的作品
问:岘山怀古是什么体裁?
答:五排
问:秣马临荒甸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秣马临荒甸 出自 唐代陈子昂的《岘山怀古》
问:秣马临荒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秣马临荒甸 的下一句是 登高览旧都。
问:出自陈子昂的名句有哪些?
答:陈子昂名句大全

岘山怀古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陈子昂出蜀入京途中。当时作者登临岘山,不觉发思古之幽情,写下这首怀古诗。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答王无功问故园
    我从铜州来,见子上京客。问我故乡事,慰子羁旅色。子问我所知,我对子应识。朋游总强健,童稚各长成。华宗盛文史,连墙富池亭。独子园最古,旧林间新坰。柳行随堤势,茅斋看地形。竹从去年移,梅是今年荣。渠水经夏响,石苔终岁青。院果早晚熟,林花先后明。语罢相叹息,浩然起深情。归哉且五斗,饷子东皋耕。
  •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火
    山客地炉里,然薪如阳辉。松膏作滫瀡,杉子为珠玑。响误击刺闹,焰疑彗孛飞。傍边暖白酒,不觉瀑冰垂。
  • 何郎中出黄公草书四首
    此诗此字有谁知,画省郎官自倔奇。罪大从来身万里,政成今有麦三岐。
  • 梅花十首
    任教雪压色终胜,却要风严香更闻。江雨细时青子熟,闻名犹救渴将军。
  • 寄立斋二首
    蜚鸿时以南,蜚鸿时以北。翻翻堂上燕,来往逝安适。秋声来九天,星汉浩无极。岩岩北有斗,可望不可即。极望劳我心,梦想三太息。下有纵壑鳞,上有飞云翼。
  • 蕙兰芳(赣州推厅新创池亭、画桥,时宴其中,今小春舞。小春乃吾家小妓也)
    池亭小,帘幕初下,散飞岛鹜。乍风约云开,遥障几眉横绿。画桥架月,映四岸、垂杨遮屋。绕翠栏满槛,尽是新栽花竹。风送荷香,凉生冰簟,岂畏炎燠。便催唤双成,看舞相时丽曲。及瓜虽近,要娱我目。教后人行乐,亦非吾独。
  • 颂古六首
    何必不必,绵绵密密,觌面当机。有人续得末后句,许你亲见二尊宿。
  • 鹊肥沙
    石坡泥浅无虫蚓,小竹才高一尺余。独自行行无可啄,低头努觜欲可如。
  • 自咏
    朋旧凋零尽,乾坤偶脱遗。食新心窃喜,话旧语多悲。泥醉醒常少,贪眠起独迟。闭门谁共处,枕藉乐天诗。
  • 灵照看日早晚图赞
    明暗双双机夺机,阿爷手里觅便宜。果然老底能轻信,输却日轮当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