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落日花放船好,花轻风生浪花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来沾花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翻译和注释

译文一

落日映红了西天,携妓的公子陂塘放船。啊,风柔柔轻吹水面,浪细细皱起潋滟。
夹岸的绿竹茂密幽深,游士们在此设筵。擎露的荷花多么鲜艳,看着它暑解凉添。
诸公子今日格外殷勤,将冰块化作冷饮;佳人们乘兴要歌唱,唱前忙着梳妆打扮。
天不作美,风景大煞,头上的黑云突现,陪客的我急把天看,灵机一动耸起诗肩。

飘星的雨点沾湿席上,顷刻间骤雨淋头,卷雨的狂风扑打船只,仿佛要掀翻锦舟。
船上善歌的越女啊,红裙儿淋得湿漉漉;能歌的燕姬眉黛含愁,急风里难试莺喉。
冒雨摇橹靠堤岸,柳系缆绳,栓牢荡舟,船上的布幔失落水面,漫卷着浪花浮沤。
归路上人们心绪低落,怨暴雨添了冷寞。骤雨驱散了炎热,闷人的五月凉似初秋。

译文二

太阳落山,正好是放船乘凉的时机;河上清风吹拂,水面泛起微波。水边竹林的深处,正是留客的好地方;荷叶青青,正是歇凉的好地方。贵公子们用冰调制冷饮之水,歌*们除掉嫩藕的白丝。此时,天上黑云泛起,要下解署的雨了,这莫不是雨在催人作诗么?

雨水打湿了座席,风急浪大拍击着船头。歌*们的红裙子湿透了,愁容满面。大家赶快把缆绳系在柳树上,风雨吹打得船上的帐幔翻卷,浪花拍击着船头。回来的路上却有如秋风萧瑟,丈八沟的五月好像就是秋凉季节。

注释

丈八沟:唐长安城中地名。原为一条人工渠,建于唐代天宝年间,老百姓沿渠而居。此诗题注:下杜城西有第五桥、丈八沟。纳凉:乘凉。南朝陈徐陵《内园逐凉》诗:“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放船:开船,行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纵横,撞人触岸。”

公子:称富贵人家的子弟。调冰水:用冰调制冷饮之水。

佳人:美女。雪藕丝:把藕的白丝除掉。

片云:极少的云。南朝梁简文帝《浮云诗》:“可怜片云生,暂重复还轻。”

沾:打湿。

急:一作“恶”。

越女:越地的美女,代指歌妓。

燕(yān)姬:燕地的美女,代指歌妓。翠黛:眉的别称。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眉,故名。

缆(lǎn):系船的绳子。

宛:一作“卷”。

翻:却。萧飒:(秋风)萧瑟。杜甫《相从歌赠严二别驾》:“成都乱罢气萧飒,浣花草堂亦何有。”

陂(bēi)塘:池塘。此指丈八沟。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问答

问:《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的作者是谁?
答: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的作者是杜甫
问: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是唐代的作品
问: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是什么体裁?
答:五律
问:落日花放船好,花轻风生浪花迟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落日花放船好,花轻风生浪花迟 出自 唐代杜甫的《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问:落日花放船好,花轻风生浪花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落日花放船好,花轻风生浪花迟 的下一句是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问: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赏析

第一首诗着重表现出游“遇雨”之前大自然景色的美好和人们心情的恬静。首联不仅巧妙地点出了出游的时间是“晚际”,地点是在湖上,而且还用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第二联仍然是用恬静优美的图画组成的。“竹深”“荷净”四字,既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丛丛茂密的翠竹、一朵朵散发着清香的荷花,同时也在静态的美中不知不觉地强调了动感。第三联着重写舟中之人,其特色十分鲜明。尾联使诗的节奏有了出人意料的变化,扣住了“遇雨”的诗题,又为第二首诗埋下了伏笔。

第二首诗着重表现出游“遇雨”后作者的心情。既然前一首诗已经说过“片云”来得十分突然,那么这里的“雨”也就尽可以下得十分迅猛。此诗也正强调了这一点。在这一首前六句诗中,作者突出强调了风雨来得迅急,与第一首诗的恬静画面产生了极强烈的对比。最后二句,表现的是作者潇洒风流的精神面貌。句中的“翻”字几乎有扭转乾坤之力,认为那只不过是人生的一段小插曲而已,用不着感到狼狈,又出色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饮牡丹
    尚记年时醉我宾,抽簪起舞坐生春。谁呼七七逡巡手,重视三三梦幻身。独乐园中老居士,沉香亭北谪仙人。吾今望此如蜂蚁,莫怪名花向我颦。
  • 次韵马仲元推官贺五马喜雨
    甘澍随车未足贤,商霖小试涨晴川。溶溶旧绿低蝉柳,聒聒新流响露田。刈熟腰镰争满载,叩门乞粟不论钱。老农岂但歌襦袴,尽道今年胜去年。
  • 郊外感事
    田原土尽辟,禾黍积如鳞。圣主弗横赋,农民犹苦贫。末游滋不业,素敝寝谁因。富室豪夺利,里胥蚕食人。为生常汲汲,乃粒罕陈陈。况在水旱地,更遭科斂频。其将委沟壑,何以给昏晨。去弊与务本,无非县令亲。
  • 嘉泰三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玉玺瑶同,既祗既承。绣裀藻度,载跻载升。柔各肃穆,瑞命端凝。永膺多福,如川方增。
  • 楚王
    十二巫山耸翠峦,楚王宫殿玉漓岏。定知为雨为云处,不似当初梦里看。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蓦山溪
    去年今日,从驾游西苑。彩仗压金波,看水戏、鱼龙曼衍。宝津南殿,宴坐近天颜,金杯酒,君王劝。头上宫花颤。六军锦绣,万骑穿杨箭。日暮翟华归,拥钧天、笙歌一片。如今关外,千里未归人,前山雨,西楼晚。望断思君眼。
  • 曲江
    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楼台在烟杪,鸥鹭下沙中。翠幄晴相接,芳洲夜暂空。何人赏秋景,兴与此时同。
  • 戏简朱坛诗
    昔人有玉碗,击之千里鸣。今日睹斯文,碗有当时声。
  • 军中行路难(与骆宾王同作)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凭深负固结妖氛。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授律动将军。将军拥麾宣庙略,战士横戈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危登剑阁。阁道岧峣起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交阯枕南荒,昆弥临北户。川原饶毒雾,谿谷多霪雨。行潦四时流,崩查千岁古。漂梗飞蓬不暂安,扪萝引葛陟危峦。昔时闻道从军乐,今日方知行路难。沧江绿水东流驶,炎州丹徼南中地。南中南斗映星河,秦关秦塞阻烟波。三春边地风光少,五月泸川瘴疠多。朝驱疲斥候,夕息倦樵歌。向月弯繁弱,连星转太阿。重义轻生怀一顾,东伐西征凡几度。夜夜朝朝斑鬓新,年年岁岁戎衣故。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徒觉炎凉节物非,不知关山千万里。弃置勿重陈,重陈多苦辛。且悦清笳梅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绛节红旗分日羽,丹心白刃酬明主。但令一被君王知,谁惮三边征战苦。行路难,岐路几千端。无复归云凭短翰,空馀望日想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