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鸂鶒

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霞明川静极望中,一时飞灭青山绿。

注释

全唐诗:卷570-56

鸂鶒问答

问:《鸂鶒》的作者是谁?
答:鸂鶒的作者是李群玉
问:鸂鶒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鸂鶒是唐代的作品
问: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出自 唐代李群玉的《鸂鶒》
问: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的下一句是 霞明川静极望中,一时飞灭青山绿。
问:出自李群玉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群玉名句大全

鸂鶒赏析

  这是一首吟咏鸂鶒的七言古诗。
  鸂鶒,音“西翅”,也可读成“欺翅”,是一种长有漂亮的彩色毛羽的水鸟,经常雌雄相随,喜欢共宿,也爱同飞并游。它的好看的毛色给人以美感,它的成双作对活动的习性,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这诗兼有音乐与图画之美。一、二句好比是一支轻清悠扬的乐曲,三、四句好比是一幅明朗净洁的图画。
  “相呼”二字是前两句之根。正是相呼之声吸引了诗人的视听,寻声望去,见到水边沙窝上正有一对鸂鶒在鸣叫。次句即从“相呼”二字中生发。日暮时分彼此呼叫,原来是要相约飞去。随着呼叫声,双双在水波上展开了翅膀,在身后留下一串玉磬般的动听音响。“双声”同时带出双飞的形象。
  三、四句所写的视觉形象,即从“双声”过渡而来。发出玉磬般音响的这一对鸟儿飞过水面,便进入了广阔的视野之中。这时云霞明丽,夕照中的水流显得分外平静,在水天光色中,双飞的“锦衣”渐去渐远,转眼消失,再加注视,见到的是一片碧绿的青山。这两句虽然纯用画笔,但也不防想象在画外还响着那哀玉般的鸣叫声,只是随着展翅远去,鸣声也愈来愈轻。诗人以“哀玉”写鸂鶒之声,又以明霞、静川作背景映衬鸂鶒之形,流露了诗人对鸂鶒的喜爱之情。鸂鶒在空中飞去以至于消失,必然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然而诗人却用“一时”来极言其短,恨其逝去之速。在“飞灭”之后,仍然目不转晴,直到飞灭处显现出了“青山绿”,这是一个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全诗着墨不多,却能得其神韵。
  (陈志明)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
    明代资多士,儒林得异才。书从金殿出,人向玉墀来。词学张平子,风仪褚彦回。崇仪希上德,近侍接元台。曩契心期早,今游宴赏陪。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忽遇乘轺客,云倾构厦材。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冀善初将慰,寻言半始猜。位联情易感,交密痛难裁。远日寒旌暗,长风古挽哀。寰中无旧业,行处有新苔。反哭魂犹寄,终丧子尚孩。葬田门吏给,坟木路人栽。遽泄悲成往,俄传宠令回。玄经贻石室,朱绂耀泉台。地古春长闭,天明夜不开。登山一临哭,挥泪满蒿莱。
  • 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
    献酬不用辞升斗,曲直何劳问尺寻。要路风波无限恶,谪居情味最能深。交从锦水初无间,邻卜共山已有心。草圣诗豪并神速,数因南雁惠佳音。
  • 临江仙
    锺鼎山林都是梦,人间荣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 夏夜
    风便更漏明,室虚蚊蚋静。筋骸日益衰,厌事乐幽屏。清灯北窗下,突兀写孤影。进学无新功,赋诗聊自警。
  • 梅花
    孤高来处自天人,末上常先万物新。不有大寒风气势,难开小朵玉精神。冰溪影斗斜斜月,粉镜妆成澹澹春。直伴东风到青子,多情不逐雪成尘。
  • 七夕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 虞美人(和刘制几舟中送临簿韵)
    东风催客呼前渡,宿鸟投林暮。欲归人送得归人。万叠青山罗列、是愁城。谁家台榭当年筑,芳草垂杨绿。云深雾暗不须悲。只缘盈虚消息、少人知。
  • 次宋省斋问月
    开樽酹酒问婵娟,来照人间是几年。从古到今今复古,才圆又缺缺还圆。隔千里共何同异,描万象真无丑妍。最是婆娑仙桂树,新枝不长出青天。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 授时历以丁未为一岁
    一从妻子累心身,役役劳劳春复春。苦被长贫难择禄,宁甘渐老不如人。广文冷坐非无饭,张翰思归岂为莼。莫问当初弧矢事,只今笔砚亦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