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武陵田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我就要凭借佩剑远行千里了,微贱的我冒昧地向您对一句话:
在武陵做门客时受到您的提携,决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注释
答武陵太守:作者离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将返金陵,武陵太守设筵相送。作者以诗相谢。答:礼话,礼复,礼信。
微躯:指自己微贱的身躯,作者自谦之词。
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大梁客即指信陵君的门客,犹指侯赢,此处代指诗人自己。
信陵:地名,今河南宁陵。在这里代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曾养食客三千人,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信陵恩即指信陵君礼贤下士,此处代指武陵太守对作者的恩惠。
答武陵田太守问答
问:《答武陵田太守》的作者是谁?
答:答武陵田太守的作者是王昌龄
问:答武陵田太守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答武陵田太守是唐代的作品
问:答武陵田太守是什么体裁?
答:五绝
问: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出自 唐代王昌龄的《答武陵田太守》
问: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的下一句是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问:出自王昌龄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昌龄名句大全
答武陵田太守赏析
古时“答”是一种敬称。王昌龄是武陵田太守的门客(即田的参谋),因此辞别(或者说辞职)的时候就专门写一首“答诗”来做交待。对于这首作品读者完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前一句是告辞,说明自己的去向;后一句就是表达对太守的谢意和尊敬,或者说是感激和忠实。
从文采修辞上讲,诗中用典故表露自己的心意。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魏国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信陵君,他既是有才能的霸主,又是广纳贤才的爱才之君,因此门客们都很愿意为信陵君效力。诗中的大梁客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后面的“信陵恩”比得是田太守对他的恩德。有些评诗的书中有这样的说法:“此体中才与学俱无用也。五绝,仙鬼胜于儿童子女,儿童子女胜于文人学士,梦境所作胜于醒时。”意思是用贤德先人的典故来做五言绝句的素材最能发挥五言诗的长处,这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五言绝句。《答武陵太守》中就用典故表明诗人自己的心意,仔细想想确实将忠心委婉妥当得表示了出来,不流于轻浮,读起来也不会使人觉得仅仅是泛泛而言,没有诚意。对于表示感情,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在此诗中,诗人一腔侠义之情再现得淋漓尽致,透过没有任何“形似之言”的四个短句,读者可以看到颇有英雄豪气的诗人形象。诗人借用信陵君的典故,直抒胸臆,有直接撼动人心的力量。
- 蝉柳外声残日未残,栖身未稳择枝安。不须过有螳螂虑,黄雀从傍冷眼看。
- 偈颂七十六首与麽寒,何处避。冰棱上,深雪里。有来由,没巴鼻。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堕。
- 次韵广东黄漕时闻其部中寇退而湖湘之民方避病废壶觞懒废诗,渐参禅悦学希夷。志非鸿鹄宁憎燕,路怯豺狼更畏貍。节物匆匆愁里度,人情扰扰静中知。已营二顷亲笞笠,何日三间看塈茨。
- 王郎中妓席五咏笙欲写人间离别心,须听鸣凤似龙吟。江南曲尽归何处,洞水山云知浅深。
- 何处是仙乡何处是仙乡,仙乡不离房。眼前无冗长,心下有清凉。静处乾坤大,闲中日月长。若能安得分,都胜别思量。
- 天街晓望长乐才闻一叩钟,百官初谒未央宫。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树上苑风。香重椒兰横结雾,气寒龙虎远浮空。嗟余索米无人问,行避霜台御史骢。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包山祠静境林麓好,古祠烟霭浓。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百里波浪沓,中坐箫鼓重。真君具琼舆,仿佛来相从。清露濯巢鸟,阴云生昼龙。风飘橘柚香,日动幡盖容。将命礼且洁,所祈年不凶。终当以疏闻,特用诸侯封。
- 【中吕】醉高歌过红绣鞋_看别人鞍马看别人鞍马上胡颜,叹自己如尘世污眼。英雄谁识男儿汉,岂肯向人行诉难? 阳气盛冰消北岸,暮云遮日落西山,四时天气尚轮还。秦甘罗疾发禄,姜吕望晚登坛,迟和疾时运里趱。
- 还神冈圆首座戒刀颂平生受用,三尺吹毛。欢喜斩新,拾得孟劳。梦中唤起,犹自忉忉。我王库中,无如是刀
- 贺新郎小队停钲鼓。向沙边、柳下维舟,庆公初度。平尽群蛮方易镇,此事多应有数。奈自古、功成人妒。君看乐羊中山役,任谤书、盈箧终无据。千载下,竞谁与。诗中带得西山雨。指天台、雁荡归欤,寿乡深处。缓急朝廷须公出,更作中流砥柱。笑痴呆、纷纷儿女。多少人间不平事,有皇天、老眼能区处。挥玉斝,听金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