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翻译和注释
译文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
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注释
蘤(huā):“花”的古体字。
此花:指白莲。端合:真应该。端,一作“真”。瑶池:传说中的仙境,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传》有“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话。
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
白莲问答
问:《白莲》的作者是谁?
答:白莲的作者是陆龟蒙
问:白莲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白莲是唐代的作品
问: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出自 唐代陆龟蒙的《白莲》
问: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的下一句是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问:出自陆龟蒙的名句有哪些?
答:陆龟蒙名句大全
白莲赏析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并且对其作了具体介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描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莲花的特点,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主要寓于对莲花的描写之中。《白莲》这首诗却不同,这首诗虽然是以“白莲”为题,以莲花为吟咏对象,但诗人没有对白莲作具体描绘,而是抓住白莲颜色的特点,借题发挥,直述诗人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
诗的第一句:“素花多蒙别艳欺”便明显地指向人事。有不少人轻视乃至鄙弃素色的花卉,而专门喜欢那些妖艳的花朵。封建社会的上层社会也是这样,一些朴实无华,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往往妹忽视,被埋没,被欺凌,而一些华而不实的家伙则往往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欣赏与重用。这句诗明显地指向了这一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诗的第二句就更明显了,瑶池是传说中的神仙世界,是无比高雅神圣的地方。诗人说白莲应该在这样的地方占据一个位置,这明显地是在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应该在人类社会上得到自已应得到的地位。这里当然也不能排除诗人有自况的意思。可是,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使诗人感到愤怒,也使诗人感到悲哀,因此在此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塑造了在晓月清风之中即将凋谢的白莲这一形象,让人们注意,向人们提出了问题。这就又一次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社会,控诉封建统治者摧残与埋没人才。这首诗就是这样通过对白莲的吟咏,揭露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合理现象,为被埋没、被摧残的人才鸣不平,为他们发出呼呼的。这首诗诗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议论与描写结合得十分巧妙,语言也通俗易懂,概括力强。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 道边竹腾身已往化为龙,未化先拔济物功。六月乾坤尘扑火,行人无个不清风。
- 夜登钓石颇忆严君濑,还寻钓石缘。邻鸡方吣月,边雁恰书天。句秀来仙白,声和应乐全。展编真一快,如放五如船。
- 涪州晓立验樯乌,时闻鸟兽呼。斯须风力健,遮莫水程迂。赤岩石稠叠,白盐山独孤。眼前犹有险,不尽更危途。
- 赠胡彦忠古羊人物舜风馀,子姓傅来祗旧庐。为爱一门能守义,相承五世不分居。
- 子成兄年八十六史子久八十二舅氏八十一会于堂中三寿喜同时,黄发相逢齿更儿。参坐共谈宣政旧,风流不许后生知。
- 次吕簿池亭韵举杯邀月到幽塘,八月波心碎夜光。倒影帘花翻翠色,飞梭锦段织红芳。是中有客供千首,此外无尘染六郎。昨夕主人间立久,一身风露带天香。
- 戊辰感事二首久要和平福,须宽次第刑。诸公善调壹,熙祚必清宁。夹道焚香拜,今知病酒醒。谩劳双鬓白,何止故山青。妖纬朝沉彩,非烟夜透扃。愿同臧获列,齐寿八千龄。
- 叹白发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 次韵鉴中八咏楼居本高明,况在松竹閒。溪流深几尺,新雨过前山。浮云多变态,好鸟亦閒关。偃蹇楼中人,对酒还开颜。
- 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一径松梢踏石梯,步穷身在白云西。日衔赤浪金车没,天拂沧波翠幕低。高鸟散飞惊大旆,长风万里卷秋鼙。玉钩挂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
- 鹤书帝午诏多士,不以椳阒寸长——— 周麟之再次韵为谢
- 恰好园池原自有,近来新创三椽屋——— 吴潜满江红
- 琼艘满釂梅雪下,吐出西湖有声画——— 杨万里乡士李英才得老潘墨法,善作墨梅,复喜作诗
- 绿发相看今老矣。——— 向子諲清平乐
- 欲登塔级挽晴云,更试茶瓯泼新乳——— 郭印陪程元诏文彧李久善游汉州天宁元诏有诗见遗
- 迨兹中兴来,接武扶炎精——— 度正寿章漕
- 楼上天人百宝璎,瑞色天香充栋楹——— 邓肃遣兴
- 缓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瑶瑟——— 陆游月中过蜻蜓浦
- 圣俞食寒冰,外以风邪兼——— 司马光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邻几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 恨缕情丝春絮远,怅梦隔、银屏难到——— 吴文英珍珠帘(春日客龟溪,过贵人家,隔墙闻箫鼓声,疑是按舞,伫立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