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翦梅
说着经量。
便要经量。
那个臣僚上一章。
头说经量。
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
闻说经量。
星夜经量。
山东河北久抛荒。
好去经量。
胡不经量。
一翦梅问答
问:《一翦梅》的作者是谁?
答:一翦梅的作者是醴陵士人
问:一翦梅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一翦梅是宋代的作品
问:一翦梅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宰相巍巍坐庙堂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宰相巍巍坐庙堂 出自 宋代醴陵士人的《一翦梅》
问:宰相巍巍坐庙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宰相巍巍坐庙堂 的下一句是 说着经量。
问:出自醴陵士人的名句有哪些?
答:醴陵士人名句大全
一翦梅赏析
全词先写宰相 、臣僚、太守的“经量”。随之对之发出质问 ,围绕“经量”,刻画了南宋官场的一种比较深刻的形象。
此词在形式上运用重叠的方式表达了不重复的内容。形式局部不同,内容有所变化。重叠错综刻画人物形象,又抒发愤慨的感情。全词用“经量”两字处有八句,十六字 。这种反复运用同一词语 ,便是重叠。其它词语也相互转换,形式错落。词中刻画的三种人物形象 :“宰相、臣僚、太守 ”。从他们对“经量”的态度 ,揭示其性格特征的 。“ 巍巍宰相坐庙堂”,指贾似道以“巍巍”,突出其高高在上,不可一世;随之“说着”“便要”,在其独断专横的面目,刻上讽刺的一刀。朝廷里的臣僚的态度是看宰相的眼色行事,为之附和捧场,从头到尾赞成“经量”活脱脱的一副奴才相。“那个臣僚”,非指某一臣僚,略其名而指其实,轻点一笔,颇为不屑。“轻狂太守在吾邦 ”,指湖南醴陵县所隶属的潭州(长沙 )知州 。他对贾似道布置下来的“经量”是,才“闻说 ”,便“星夜”执行,故说他“轻狂”。各句的词语重叠错综,虽无具体的、细致的描写。但只数语寥寥,却表现出三种形象的言语、行动、神态的不同特点。
“山东河北久抛荒 ,好去经量,胡不经量”,直逼贾似道和南宋皇帝。长期陷落的河北、山东等广大地区人民流离,田地荒芜,你们毫不理会,却风风火火地在南方丈量田地。北方的大片荒地却经由胡虏践踏,你们为什么不去经量呢!这里说的“经量”是虚借一意,这实际上就是指斥统治集团屈辱求和,毫不收复失土打算,以嘲讽的口吻写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 杂咏五首朝阳映屋拥书眠,梦想锺山一慨然。投老安能长忍垢,会当归此濯寒泉。
- 遣兴西州落魄九年余,濯锦江头已结庐。谁遣径归朝凤阙,不令小住奉鱼书。尘埃眯目诗情尽,疾病侵人酒兴疏。寄语莺花休入梦,世间万事有乘除。
- 贺新郎(题扬州琼花观)试问司花女。是何年、培植琼葩,分来何谱。禁苑岂无新雨露,底事刚移不去,偏恋定、鹤城抷土。却怕杏花生眼觑。先廿年、和影无寻处。遗草木,悴风雨。看花老我成迟暮。绕阑干、追忆沈吟,欲言难赋。根本已非枝叶异,谁把赝苗裨补。但认得、唐人旧句。明月楼前无水部。扣之梅、梅又全无语。询古柏,过东鲁。
- 前缓声歌羲和纤阿去嵯峨。覩物知命。使余转欲悲歌。忧戚人心胸。处山勿居峯。在行勿为公。居峯大阻锐。为公遇谗蔽。雅琴自疏越。雅韵能扬扬。滑滑相混同。终始福禄丰。
- 清平乐(书栀子扇)柔柯翦翠。胡蝶双飞起。谁堕玉钿花径里。香带薰风临水。露红滴□秋枝。金泥不染禅衣。结得同心成了,任教春去多时。
- 谢邢少连送葡萄豆蔻栽君家小圃占春光,眼看龙须百尺长。移向楼边并寒井,明年垂实更阴凉。
- 项城道中尘壁苍茫有旧题,十年重见一伤悲。野僧欲与论前事,自说年多不复知。
- 宫词三十三首东风拂拂到行朝,剪彩膺时下绛霄。不但剑歌随骑曲,行须仪凤舞云韶。
- 守居园池杂题过溪亭小彴过清溪,有亭才四柱。地僻少人行,翩翩下鸥鹭。
-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晚上危亭景色饶,眼中突兀是凌歊。三千粉黛知何许,只有江山锁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