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储邕之剡中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向你打探问去剡中的道路,你举手示意遥指东南方的越地。
乘船由净州而南下,长长的流水一直通向会稽。
溪水清澈,掩映着丛丛绿竹,水明净如镜,映着荷花的倒影,传出阵阵清香。
与君辞别前往天姥,抖尽石尘我将高卧于秋日的霜露之中。
注即
储邕:诗人的朋友。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一带,当地有剡溪,山清水秀。
借问:请问,打听。
越乡:今浙江绍兴周围。春秋时越国统治中心。
广陵:今江苏净州。
会稽:今浙江绍兴。
镜:指水面。一则阳光照射,水面闪闪发光,二则水面清澈见底,所以比喻为镜子。
天姥:即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传说有仙人在山上唱歌,此山被道教尊为仙山。
别储邕之剡中问答
问:《别储邕之剡中》的作者是谁?
答:别储邕之剡中的作者是李白
问:别储邕之剡中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别储邕之剡中是唐代的作品
问:别储邕之剡中是什么体裁?
答:五古
问: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出自 唐代李白的《别储邕之剡中》
问: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的下一句是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别储邕之剡中赏析
诗的前二句,交待诗人的去向。但作者避免平铺直叙,用“借问”故作跌宕,引出所要行经的路线;下面用一“指”字,回应上文;同时,一“问”一“指”两个举动,又令人想到行者和送者将要分手时的情状,增强形象感。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两句进一步补充离别和要去的地点,并借“舟”、“水"二字点明诗人乃由水路进发,从而自然引出下面两句舟行所特有的景象。翠竹本生于岸边,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倒影;荷花原生予水中,却说“镜中香’’,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这里,前句巧妙地衬托出溪水之清,后句突出地渲染了水面之静。水静而且清,伴以飘香的荷花,泛绿的翠竹,活画出了江南水乡所独具的特色。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辞君"正面点出别离,与诗题关合;“天姥”乃越东灵秀之山,号称奇绝。从“剡中“,到“越乡",到“会稽”,再到“天姥”,同一地区的不同名称被诗人连续使用,表面看来,似有重复繁杂之弊,但实际上,不仅每一名称的出现都有其不可取代的意义,而且还从侧面衬托出了诗人初入越东前那种向往、盼望的急切心情。在诗人想来,到了天姥山以后,仰卧于巨石之上,受着洁白的秋霜的沐浴,是何等的舒畅。
这首别离诗别辟蹊径,新人耳目。诗中只以“辞君"见出别离,其余笔墨都用来铺叙诗人的行程和沿途的景色,最后一句,更将想象中事如实写来,充分展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一片童心。
- 和简叔游张园赋归堂上忆春山,点笔题诗傍石栏。老子如今已陈迹,故人谁与共追欢。青灯客舍一杯酒,细雨江城二月寒。多谢相过同太息,百年身世梦中看。
- 次韵赵帅五首南游可待再书催,芍药酴釄陆续开。看自花开到花落,红蕖时候却归来。
- 送杨尚书万里江山图画开,锦帆归去记重来。好於仿佛烟云里,添个翩翩馹使催。
- 题九龙岩潇湘行迈遇初秋,何幸因官得一游。无异体陵三室洞,九仙羽客是吾俦。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扶疏岩下树,入夏总成阴。几年荆棘地,一旦为丛林。我方与衲子,共听海潮音。人生多聚散,离别忽惊心。
- 涉世涉世头将白,耽诗貌欲枯。晨斋参玉版,夜渴饮冰台。咄咄知今是,樽樽婢故吾。穷通端有命,一笑视不芜。
- 与腖禅人白苹风作江头秋,青鸟梦随沙水流。清兴十分蓬上月,满船载入芦华洲。斯适意,去来休。六鳌合负归来也,烟浪雪翻收钓钩。
- 昌国偶成一首诸邑皆山可夜驰,海中晶国力难施。风潮阻渡由天地,期会申严限日时。愿以老身从此免,忍将人命逼诸危。交门山下须臾死,肉食诸公知不知。
- 塞上曲二首·二年边戍绝二年边戍绝烟尘,一曲河湾万恨新。从此凤林关外事,不知谁是苦心人。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
- 千仙谣衣缥缈,佩丁东。金茎滴香露,玉树生凉风。冲破青冥跨黄鹤,身披星斗珍珠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