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剑与傅岩叟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三尺长的莫邪剑剑光耀眼,让人胆寒,试着挑亮油灯细细品赏。
这么好的宝剑如今只能空挂书斋与琴为伴,边敌猖獗却无法带着赴边杀敌。
注释
傅岩叟:傅为栋,字岩叟,江西铅山人,曾为鄂州州学讲师,与稼轩来往甚密,彼此唱和颇多。
镆邪:一作莫邪,古代宝剑名。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妻莫邪善铸剑。尝铸二剑,分别以干将、莫邪名之,献给吴王(见《吴越春秋·阎闾内传》四),后以此作名剑代称。
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傅介子奉命前往,计杀楼兰王,立功异域。后泛指侵扰西北地区之敌。此当借指北方的金国。
送剑与傅岩叟问答
问:《送剑与傅岩叟》的作者是谁?
答:送剑与傅岩叟的作者是辛弃疾
问:送剑与傅岩叟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送剑与傅岩叟是宋代的作品
问: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 出自 宋代辛弃疾的《送剑与傅岩叟》
问: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 的下一句是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问:出自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送剑与傅岩叟赏析
镆耶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镆耶三尺”,指剑;“镆耶”亦作莫耶、莫邪,古宝剑名。雄剑名干将,雌剑名奠邪。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雌剑思念雄剑,常在匣中悲鸣。“照人寒”,言宝剑光亮耀目,观之令人胆寒。“挑灯”,拨亮灯烛。作者拨亮灯烛看剑,浮想联翩,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得携去斩楼兰——宝剑本是杀敌之器,但今却空无所用,不能用在杀敌的战场,只能高高挂在空空如也的书斋中,与琴棋书画为伴。剑无所用,实指作者才无所施、能无所发,未能够在战场上杀敌击贼。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场面。
本诗虽仅四句,但抒发的感情却是激烈慷慨,充满一股悲愤之气。想辛弃疾自南归以来,念念不忘的是收复失地,以成一个完整的南北统一的太平世界。但腐朽的南宋王朝却在与金人的长期对垒中日渐丧失了自己的优势,诗人也在这无限期的闲置中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所有这一切,铸成诗人这一首表达自己痛心疾首、极度遗憾之情的诗篇。
- 作字整整复斜斜,翩如风际鸦。书成半行草,眼倦正昏花。未办仓盛笔,宁能锥画沙?老夫端可媿,头白不名家。
-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咫尺青山晓未分,旋开还吐尚纷纷。烟云变态有如此,安得斯奇付大文。
- 和武公望雪梅五首自是阳和生处有,不同凡卉竞时开。居然茹雪犹全节,底为藏冰但却灾。
- 白云先生迥见访①闲归日无事,云卧昼不起。②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居闲好芝术,采药来城市。③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泽水。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闻道鹤书徵,临流还洗耳。④
-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公归未百年,鹳巢荒古屋。我吟殄瘁诗,悲风韵乔木。
- 奉酬鲁望醉中戏赠秦吴风俗昔难同,唯有才情事事通。刚恋水云归不得,前身应是太湖公。
- 因悟因悟维颠匪一绳,遂无心续祖师灯。只图尘苞难窥影,远入深峰不记层。土木形骸从朽腐,冰霜志节自坚凝。非吾同伴如相觅,牢闭蓬门定不譍。
- 送赵庸斋去国十年居要路,依旧老书生。公论是非定,宗臣去就轻。群鸦分地噪,一凤仰天鸣。善类俄星散,何因见太平。
- 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浊劫相从惯,迷途自谓安。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欲识真如理,君尝法味看。
- 阴雨标签:思乡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