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幽兴

不赋千钟赋不箪,天公有意养痴顽。
书犹能看未曾老,诗亦莫吟方是閒。
宽著庭除贫贮月,少栽竹树要观山。
空阶两日无行迹,又上苔花几点斑。

幽兴问答

问:《幽兴》的作者是谁?
答:幽兴的作者是真山民
问:幽兴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幽兴是宋代的作品
问:不赋千钟赋不箪,天公有意养痴顽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不赋千钟赋不箪,天公有意养痴顽 出自 宋代真山民的《幽兴》
问:不赋千钟赋不箪,天公有意养痴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不赋千钟赋不箪,天公有意养痴顽 的下一句是 书犹能看未曾老,诗亦莫吟方是閒。
问:出自真山民的名句有哪些?
答:真山民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秋日登后楼
    远山重叠故关遥,公退乘闲上丽谯。今日登临秋思苦,雨荷风叶共萧萧。
  • 答韩中丞容不饮酒
    老大成名仍足病,强听丝竹亦无欢。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 苕溪杂兴四首
    只道还家犹未还,故山书册蠹鱼残。半生不疗饥寒苦,空有诗名满世间。
  • 舫斋
    满船载月归时趣,泛宅浮家避世狂。趺坐舫斋能静嘿,神驰游宴无何乡。
  • 米元章蚕赋帖赞
    桑枯之利被天下,而不足以芘一女。鬓蓬手筥,而身不缕。云织雾组,便疏曲户。世之类此者,又何可胜数。是将谁尤,曰本是务。彼弃我取,维终以无窭。
  • 诸子喻山水
    标签:山水哲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 丹桂
    自是仙家别样妆,风来疑解舞霓裳。异香只许蟾官采,不与秋光作伴黄。
  • 浣溪沙(题馀干传舍)
    画楯朱栏绕碧山。平湖徒倚水云宽。人家杨柳带汀湾。目力已随飞鸟尽,机心还逐白鸥闲。萧萧微雨晚来寒。
  • 桃源忆故人
    南园最是花多处。门掩绿杨千树。别后几番风雨。碧藓侵苔户。侬家旧在郊西住。门外远山无数。谁道不如归去。咫尺长安路。
  • 蓦山溪(春寿太守)
    文章太守,今作湖山主。冰雪照人清,赋仙家、出尘风度。流芳积庆,故自有渊源,家将相,世侯王,勋德藏盟府。政修人治,千里歌来暮。有脚是阳春,鼓和风、遍充寰宇。芝泥封诏,肯为郡人留,苍玉佩,紫金貂,稳上星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