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董园
地旷床多雄风,叶声无时休。
幸有济胜具,枯藜支白头。
平生会心处,未觉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众卉,深林耿微流。
一凉天地德,物我俱夷犹。
东北方用武,六有事戈矛。
甲裳无乃重,腐儒故多忧。
珍禽叫高树,且复寄悠悠。
游董园问答
问:《游董园》的作者是谁?
答:游董园的作者是陈与义
问:游董园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游董园是宋代的作品
问:西园床可散发,床何必赋远床游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西园床可散发,床何必赋远床游 出自 宋代陈与义的《游董园》
问:西园床可散发,床何必赋远床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西园床可散发,床何必赋远床游 的下一句是 地旷床多雄风,叶声无时休。
问:出自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
答:陈与义名句大全
- 以纱巾寄鲁望因而有作周家新样替三梁。裹发偏宜白面郎。掩敛乍疑裁黑雾,轻明浑似戴玄霜。今朝定见看花昃,明日应闻漉酒香。更有一般君未识,虎文巾在绛霄房。
- 游浮玉三首曾访山中支遁林,厌闻钟鼓日钦钦。百川赴海通三岛,万籁逢秋共一音。折戟战痕谁共吊,浮杯足迹杳难寻。鱼峰梵呗随曹植,试听云閒鸾凤吟。
- 即事电挟雷声迅,风将雨脚多。须臾寂无有,造化果如何。饥鼠撼帏行,哀蛩语径莎。披衣起中夜,有感寄长歌。
- 木兰花(雪里)清姿自是生寒瘦。更在春前并腊后。谁教六出巧遮藏,争似一番先透漏。谢娘莫把翻衣袖。无限琼英飘玉甃。开时朵朵见天真,可奈碧溪和粉溜。
- 怀巴陵旧游洞庭云梦秋,空碧共悠悠。孟子狂题后,何人更倚楼。日西来远棹,风外见平流。终欲重寻去,僧窗古岸头。
- 永遇乐学道修心,存神炼性,直要轻举。补脑还精,流水不腐,户枢终不*。日魂月魄,抟归炉鼎,真气自然留聚。把心猿缚系,意马追回,回无尘虑。定中明有,阳龙阴虎。水火透时为度。八段奇文,千口活法,向上有一路。吕公高尚,不离人世,有分也须相遇。约十洲三岛,骖鸾跨鹤,大
- 钱处士李氏谶仿佛之间一倍杨。
- 途中阻雨高云无急雨,飞洒如丝轻。幽人动羁思,冒雨登归程。风来晓烟乱,云破春山明。眷言憩荒馆,我怀有余情。壶中载浊酒,饮罢还自倾。酒尽兴不尽,关关山鸟鸣。
- 古代文论选段标签:哲理《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论·论文》选段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诗品序》选段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与元九书》 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题画》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 石淙磴道山岩下,茅楹竹树中。深潭鱼可见,攒石路才通。坐听潺湲碧,县思烂熳红。平生丘壑志,览此兴何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