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题张氏隐居二首

春山酒无伴独相酒求,伐木酒丁丁山更酒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注释

全唐诗卷224_12

题张氏隐居二首问答

问:《题张氏隐居二首》的作者是谁?
答:题张氏隐居二首的作者是杜甫
问:题张氏隐居二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题张氏隐居二首是唐代的作品
问:题张氏隐居二首是什么体裁?
答:七律
问:春山酒无伴独相酒求,伐木酒丁丁山更酒幽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春山酒无伴独相酒求,伐木酒丁丁山更酒幽 出自 唐代杜甫的《题张氏隐居二首》
问:春山酒无伴独相酒求,伐木酒丁丁山更酒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山酒无伴独相酒求,伐木酒丁丁山更酒幽 的下一句是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问: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题张氏隐居二首赏析

★①潘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
之子时相见, 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 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 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 归醉每无愁。
  原作共两首,第一首是七律,殆初识张君时作,形容他的为人。这是第二首,大约跟张氏已很相熟了,所以开首便道“之子时相见”,《杜诗镜铨》以为“当是数至后再题”,《杜诗详注》以为“往来非一度矣”,皆是。
  虽是一首应酬之作,却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与风趣。这首诗直说与用典双管齐下。直说与用典是古诗常用的两种表现方法,如不能分辨,诗意便不明白。在这里却两两密合。假如当作直说看,那简直接近白话;假如当作用典看,那又大半都是些典故,所谓无一句无来历。但这是形迹,杜诗往往如此,不足为奇。它能够有风趣,方是真正的难得。
  如“之子”翻成白话当说“这人”或“这位先生”,但“之子”却见《毛诗》。第三句,池中鲤鱼很多,游来游去;第四句鹿在那边吃草呦呦地叫;但“鳣(zhān毡)鲔发发(bō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并见《毛诗》。用经典成语每苦迂腐板重,在这儿却一点也不觉得,故前人评:“三四驱遣六艺却极清秀。”而且鹿鸣原诗有宴乐嘉宾之意,所以这第四句虽写实景,已景中含情,承上启下了。
  “杜酒”一联,几乎口语体,偏又用典故来贴切宾主的姓。杜康是创制秫酒的人。“张公大谷之梨”,见潘岳《闲居赋》。他说,酒本是我们杜家的,却偏偏劳您来劝我;梨本是你们张府上的,自然在园中边摘边吃,不必向外找哩。典故用得这般巧,显出主人的情重来,已是文章本天成,尤妙在说得这样轻灵自然。《杜诗镜铨》说:“巧对,蕴藉不觉。”慰藉不觉正是风趣的一种铨表。
  诗还用透过一层的写法。文章必须密合当时的实感,这原是通例。但这个现实性却不可呆看,有些地方正以不必符合为佳。在这里即超过,超过便是不很符合。惟其不很符合,才能把情感表现得非常圆满,也就是进一步合乎现实了。这诗末联“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想那前村的山路很险,又喝醉了酒,跌跌蹱蹱地回去,仿佛盲人瞎马夜半深池的光景,那有不发愁之理;所以这诗末句实在该当作“归醉每应愁”的,但他偏不说“应愁”,颠倒说“无愁”。究竟“应愁”符合现实呢,还是“无愁”符合现实?我们该说“应愁”是实;我们更应该知道“无愁”虽非实感,却能进一步地表现这主题──主人情重,客人致谢,宾主极欢。
  在这情景下,那么不管老杜他在那天晚上愁也不愁,反正必须说“无愁”的。所以另外本可以有一个比较自然合理的解释,喝醉了所以不知愁;但也早被前人给否决了。《杜诗集评》引李天生说:“末二句谓与张深契,故醉归忘山路之险,若云醉而不知,则浅矣。”李氏的话是很对的。杜甫正要借这该愁而不愁来表示他对主人的倾倒和感谢,若把自己先形容成了一个酒糊涂,那诗意全失,不仅杀风景而已。又这一句结出首联的意思来,“邀人晚兴留”是这诗里主要的句子。  
(俞平伯)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安道登茂材异等科
    尝言春官氏,设官何龌龊。屑屑取于人,辞赋为程约。一字竞新奇,四声分清浊。矫矫迁雄才,动为对偶缚。恢恢晃董策,迹遭声病落。每岁棘篱上,所得多浮薄。嗟哉浮满流,不知主霸略。六经挂东壁,三史束高阁。琐琐事雕篆,区区衍述作。随行登一第,谓身翥寥廓。趋众得一官,谓身麻好爵。栖栖咫尺地,燕雀假安吒。汲汲五斗米,雁惊资饮啄。壮哉张安道,少怀夫子学。三就礼部试,不肯露头角。耻用众人遇,羞将一赋较。甘心揭异归,志怀本卓犖。三贤文章师,儒林推先觉。百鸣声喈喈,独能辨鸑鷟。玉石方混混,独能识至璞。荐之于天子,此材堪轮桷。遂得望清光,三接近帷幄。僚友视万乘,器宇诚岳岳。顾乞数刻景,古今可扬榷。纵横三千,得隽如夺矟,上下驰皇王,周旋骋礼乐。远推灾异源,上究醒闻错。直言补王阙,危论针民瘼。天子览其奏,嘉赏为嗟愕。既叹相见晚,且言同时乐。一命校秘书,恩泽优且渥。追惜汉武世,仲舒道磽确。再念文宗朝,刘蕡命蹇剥。有才无其时,徒抱此诚慤。吾君嗣丕基,百王惭景铄。万物蒙休嘉,四夷奉正朔。贤良得其时,才命才相虐。一谒乃大遇,君臣无隔膜。我贺吾君明,取士得英卓。我贺吾道行,逢时不踸踔。行顾人廓庙,钧轴在掌握。上使斯文淳,下使期民朴。五帝从何追,三王岂为邈。
  • 西园堂榭落成种植毕工偶成口号十首呈参政张
    城外青林可当山,横云翠霭郁孱颜。虚堂一枕林泉梦,如在烟霞缥缈间。
  • 谢惠茶
    我闻蒙山之巅多秀岭,烟岩抱合五峰顶。岷峨气象压西垂,恶草不生生菽茗。
  •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 梅坡席上次韵牡丹
    不学时妆添酒晕,休将风景对茶前。沈香亭北空回首,目断关河万里天。
  • 挽董帅干二首
    裔自杏林仙,清闲福最全。独醒偏醉客,鳏宿似逃视。古貌尧民老,风流晋世贤。应门付儿辈,花竹小壶天。
  • 杂题
    黍醅新压野鸡肥,茆店酣歌送落晖。人道山僧最无事,怜渠犹趁暮钟归。
  • 木兰花慢
    渺漳流东下,流不尽,古今情。记海上三山,云中双阙,当日南城。黄星。几年飞去,澹春阴、平野草青青。冰井犹残石,露盘已失金茎。风流千古短歌行。慷慨缺壶声。想酾酒临江,赋诗鞍马,词气纵横。飘零。旧家王粲,似南飞、乌鹊月三更。笑杀西园赋客,壮怀无复平生。
  •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芳朽自为别,无心乃玄功。夭夭日放花,荣耀将安穷。青松遗涧底,擢莳兹庭中。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茏。贞幽夙有慕,持以延清风。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 宝鼎现
    虞弦清暑,佳气葱郁,非烟非雾。人正在、东闱堂上,分瑞祥辉腾翠渚。奉玉斝,总欢呼称颂,争羡神光葆聚。庆诞节、弥生二佛,接踵瑶池仙母。最好英慧由天赋。有仁慈宽厚襟宇。每留念、修身忱意,博问谦勤亲保傅。染宝翰、镇规随宸画,心授家传有素。更吟咏、形容雅颂,隐隐赓歌风度。恩重汉殿传觞,宣付祝、恭承天语。对南薰初试,宫院笙箫竞举。但长愿,际升平世,万载皇基因睹。问寝日,俟鸡鸣舞拜,龙楼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