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玉楼春 戏呈林节推乡兄
青钱换酒日无可,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木兰花/玉楼春 戏呈林节推乡兄问答
问:《木兰花/玉楼春 戏呈林节推乡兄》的作者是谁?
答:木兰花/玉楼春 戏呈林节推乡兄的作者是刘克庄
问:木兰花/玉楼春 戏呈林节推乡兄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木兰花/玉楼春 戏呈林节推乡兄是宋代的作品
问: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出自 宋代刘克庄的《木兰花/玉楼春 戏呈林节推乡兄》
问: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的下一句是 青钱换酒日无可,红烛呼卢宵不寐。
问:出自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
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木兰花/玉楼春 戏呈林节推乡兄赏析
词的上片极力描写林的浪漫和豪迈。“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言其久客轻家 。“长安”借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年年驰马于繁华的都市街头,视客舍(借指酒楼妓馆)如家门而家门反象寄居之所,可见其性情之落拓 。“ 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则具言其纵情游乐。二句盖从杜甫《偪侧行赠毕四曜》“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及晏几道《浣溪沙 》“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等语化出。“无何”即无事,“呼卢”指赌博。日夜不休地纵酒浪博 ,又可见其生活之空虚。作者在其它词作中也提到过这位林姓朋友的狎妓纵欲生活,可以互参。如此描写,表面上是对林的豪迈性格的赞赏 ,实际上则是对林的放荡行为的惋惜。
下片就点对林的规箴。“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二句对举成文,含蓄地批评他迷恋青楼、疏远家室的错误。妻子情真意切,忠实可靠,妓女水性杨花,朝秦暮楚 ,一点也不值得信赖 。结末“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二句熔裁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及《水调歌头·送施密圣与帅江西》“ 同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等句意,热情而严肃地呼唤林某从偎红倚翠中解脱出来,立志为收复中原建立一番功业。“ 水西桥”是当时妓女聚居的一个地方,“莫滴水西桥畔泪 ”即不要同那些妓女们混在一起,洒抛那种无聊的伤离恨别之泪。这样的规箴,辞谐而意甚庄,“旨正而语有致 ”(《艺概》评后村词语)。末二语尤见壮心 ,“足以使懦夫有立志”(《白雨斋词话》评此词语)。
总之,这首词的情感格调是非常高的。词中充满着一种高扬的爱国主义激情,对声色犬马的糜烂生活极其不屑 ,让人读后击节佩赏 。其艺术风格上的特色是:气劲辞婉,中刚外柔。作者对他这位朋友的荒于狎妓是非常惋惜的,从篇末二句一扬一抑的情感落差来看,甚至颇有点愠怒。但用来表达此种惋惜和愠怒的言语却十分委婉 ,心中激昂慷慨 ,笔下温厚和平,摧刚为柔达炉火纯青的地步。此词章法亦甚精巧,上片写人,下片致意,既各有所重,又相得益彰。
- 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书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心肝。悲风清厉秋气寒。罗帷徐动经秦轩。仰戴星月观云间。飞鸟晨鸣。声气可怜。留连怀顾不自存。
- 送别江岸梅花雪不如,看君驿驭向南徐。相闻不必因来雁,云里飞輧落素书。
- 贺新郎白首归何晚。笑一椽、天教负与,楚江南岸。门外春山晚无数,只有匡庐似染。但想像、红妆不见。谁念香山当日事,漫青衫、泪湿人谁管。歌旧曲,空凄怨。将军未老身归汉。算功名、过了唯有,古词尘满。谁似渊明拚得老,饱看云山万点。况此老、斜川不远。终待我他年自,剪黄花、一酹重阳盏。君为我,休辞劝。
- 跋张敞画眉图列岫新眉淡复浓,黛螺百斛不堪供。回头却笑张京兆,只扫闺中两点峰。
- 颂古五十三首扇子分明都破了,盐官却又索犀牛。须知侍者难开口,无可还他即便休。
- 毗陵天庆观画龙自题姑苏羽士李怀仁醉笔诗呈姑苏道士天酒星,醉笔写出双龙形。墨迹从横夺造化,蜿蜒满壁令人惊。一龙翻身出云表,口吞八极沧溟小。手弄宝珠珠欲飞,握入掌中拳五爪。一龙排山山为开,头角与石争崔嵬。波涛怒起接云气,不向九霄行雨来。万物焦枯天作旱,两雄壁隐宁非懒。真龙不用只画图,猛拍栏干寄三叹。
- 赠明侍者好诗无音律,至文难言说。学之无他术,先要心路绝。兀坐送清昼,万事付一拙。如是三十年,大巧自发越。万象赴陶冶,百怪乞提挈。兴来忽运笔,妙处无前哲。古来翰墨士,外此别无诀。明也江南来,俊气方烈烈。乘潮观海门,入越探禹穴。须从言外参,莫向纸上窃。此方吾必秘,为子轻漏洩。慎勿语俗子,只可自怡悦。
- 班婕妤宠极辞同辇,恩深弃后宫。自题秋扇后,不敢怨春风。
- 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神兮来下,享此苾芬。酌献雍雍,执事孔勤。神之还矣,忽乘飞云。遗我祺祥,物象忻忻。
- 嘉定六年皇后阁春贴子词五首不梭织就衮龙衣,已奉君王泰畴祠。准拟腰舆临繭馆,清明前后浴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