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馆娃宫外,邺城西面,都是杨柳依依。远方柳影辉映征帆,近处柳丝轻拂长堤。
杨柳依依,牵系远游的人思归之心甚切。这思归之心,并非那春草萋萋所引起。
注释
⑴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杨柳”“柳枝”。七言绝句之一体,四句三平韵。
⑵馆娃宫:春秋时吴国宫名。据《越绝书》载,吴王于研石山置馆娃宫。传说西施至吴,吴王夫差筑此宫以住西施。左思《吴都赋》:“幸乎馆娃之宫。”此宫旧址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灵岩山上。《吴郡志》:研石山一曰灵岩山,上有吴馆娃宫、琴台等。邺城:三国曹操作魏王时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操曾筑铜雀台在此。
⑶远映征帆:指馆娃宫外之柳,宫南即太湖,故云。近拂堤:指铜雀台之柳。堤,指魏王堤。
⑷“系得”句:写柳丝牵系着公子们迫切的归心。意思是见柳而引起乡愁。系:连结,拴着。王孙:贵族的后裔,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刘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又:杜甫《哀王孙》:“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古时也表示对青年人的敬称,《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此处代指游子。意:《温飞卿诗集笺注》作“思”。
⑸“不关”句:意思是见芳草也会引起思归之情,今见柳枝,同样也产生思归之情,不必与芳草有关。不关:不相关。一作“不同”。芳草:一作“春草”。
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问答
问:《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的作者是谁?
答: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的作者是温庭筠
问: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是唐代的作品
问: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是什么体裁?
答:乐府
问: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出自 唐代温庭筠的《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
问: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的下一句是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问:出自温庭筠的名句有哪些?
答:温庭筠名句大全
- 贺新郎(六用韵。叙谪仙为宫教兄寿)鹏赋年犹少||。晚飘蓬、夜郎秋浦,渔歌猿啸||。骏马名姬俱散去,参透南华微妙。敛万丈、光芒迥照。妃子将军瞋个甚,老先生、拂袖金闺了。供玉齿,粲然笑。解骖赖有汾阳老。叹今人、布衣交薄,绨袍情少。黄祖斗筲何足算,鹦鹉才高命夭。与贺监、其归同道。脱下锦袍与呆底,谪仙人、白苎乌纱帽||。邀素月,入杯釂。
- 齐禅者之道场峰从险处自孤起,石到虎边飞冽泉。门户既难子宜去,莫辞深雪立庭前。
- 浣溪沙(三衢陈签上作)客里匆匆梦帝州。故人相遇一杯休。疏梅些子最清幽。双绾香螺春意浅,缓歌金缕楚云留。不知妆镜若为俦。
- 即日桂林闻旧说,曾不异炎方。山响匡床语,花飘度腊香。几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独抚青青桂,临城忆雪霜。
- 猪肉颂标签:咏物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哀文鼎频年哭友不胜哀,不待年侵老自来。未保此身长健在,与君茅屋卧苍苔。
-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燕昭王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 念奴娇沁园秋早。对亭台冷落,荒凉池沼。西帝晨游无异胜,都把仙花开了。金粟玲珑,鹅黄娇嫩,不管霜风悄。清香入梦,梦魂惟怕天晓。乘兴折取一枝,满身兰麝,不减蟾宫好。赠与佳人,因笑道、休学姮娥空老。待约明朝,金英满地,莫遣儿童扫。相将花上,醉眠尤胜芳草。
- 皇帝阁春帖子醇酬浮金斝,柔蔬飣玉盘。尝新兼介寿,齐奉两宫欢。
- 南园陪王卿游瞩形迹虽拘检,世事澹无心。郡中多山水,日夕听幽禽。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杂花芳意散,绿池暮色沉。君子有高躅,相携在幽寻。一酌何为贵,可以写冲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