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曲-留余庆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注释
《红楼梦》第五回
红楼梦曲-留余庆问答
问:《红楼梦曲-留余庆》的作者是谁?
答:红楼梦曲-留余庆的作者是曹雪芹
问:红楼梦曲-留余庆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红楼梦曲-留余庆是清代的作品
问: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出自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曲-留余庆》
问: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的下一句是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问:出自曹雪芹的名句有哪些?
答:曹雪芹名句大全
红楼梦曲-留余庆赏析
我们通观《红楼梦》对王熙凤的描写,就可以推知作者在这里并不是赞颂王熙凤的“济困扶穷”而“积得阴功”。在第十五回中王熙凤曾对铁槛寺老尼静虚说:“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我说要行就行。”所以曹雪芹这支曲子中,只不过是借题发挥,反话正说。王熙凤是一个心机用尽,坏事做绝,一点也不留余地的人,她放高利贷,盘肃穷人,逼人毙命,完全是一个“爱银钱,忘骨肉”的人,我们还可以由此想到,贾府以至整个封建地主阶级,不正是由于作恶多端,欺压人民,而濒于崩溃的么!作者反复咏叹“留余庆”,是含有深意的。曹雪芹迁居北京西郊旗地,虽处于贫困之中,不为贫困所屈服,而以贫困骄人。他对穷苦人非常关切,竭诚救助。邻居白媪,贫病交迫,孤苦无依,曹雪芹照顾她的生活,医治她的疾病。及白家瞳新屋落成,分给她一间,使她不致于流离失所。(见敦敏《瓶湖懋斋记盛》)这样的环境和生活,使曹雪芹逐步地接近于人民。作者在写贾府衰败之后,一方面写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一方面又写农村劳动妇女--刘姥姥把巧姐从火坑里救出来,既是对虚伪的封建道德的揭露,也是作者“劝人生,济困”的思想表现。
- 西江月(赋紫笑花)不但酴醿芍药,此花亦殿余春。麝囊初破酒初醺。恰有这般风韵。烂坼真成绝倒,半开犹带轻颦。不知抵死笑何人。待与折来细问。
-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才喜晴明又雨阴,寻春未了早春深。牡丹芍药□□□,寒食清明上冢心。诗癖已应吟万首,酒狂何止费千金。□□百岁三分过,屡死焉知活到今。
- 挽陈梧州二首小室夷之筑,荒州舜所藏。身过冰檗苦,面带瘴茅黄。察使临阳子,遗民笑化光。定知廉吏传,他日一名香。
- 灯花发生元不假栽培,一点春从午夜回。自喜结根依小草,不愁飞片点苍苔。荧荧有豔蛾频扑,澹澹无香蝶不猜。窗下敲棋烬落,更深约客不曾来。
- 小园春思重台谖草初离土,百叶缃梅已满枝。莫道山家杀风景,也能醉倒向东篱。
- 念奴娇 劳劳亭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 出剡北门道中晴日烘冬扫宿阴,篮舆伊轧出山深。田夫忍冻妆旗帐,学子忘功走佩衿。三载一余多少过,万人相送独何心。新官便好观风俗,莫道无人识古琴。
- 红芍药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沈醉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 满江红(黄堂席上答太守)燕寝香凝,官事了、诗情充溢。归后院、花容争媚,柳眉添碧。老子胡床常自叹,轻裾长袖从何觅。探城楼、此际夜如何,更筹一。人已老,春将毕。临曲水,才旬日。快朝来雨过,鱼儿争出。淡酒一杯空酩酊,黄堂千骑真安逸。问朱轓、何日到丘园,联綦迹。
- 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南国碧云客,东京白首翁。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不知娃馆上,何似石楼中?[其夜,余在龙门石楼上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