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凄黯。
共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古松积雪飘来寒意,岭头冬云吹成冰冻,数点红梅绽出浅浅的春色。聚景园中当年的歌舞楼台今已荒芜,宫女浣沙池今日冷寂,繁华市朝变作凄凉废苑,竟如此轻易!可叹梅花与人一样所存无几,相对依依共同迎来又一度岁暮。
心情是一样的凄凉黯淡!试问东风方才几度来去,往日繁华已然成梦去远。东风啊,你一定多次见识过宋帝后妃的仪仗御辇。四处笼罩着伤今怀古的愁绪,满目是荒芜的草木与茫茫暮霭。我面对衰草斜阳默默无语,黯然魂消,泪流满面。远处西泠桥又传来断续的笛声,低低呜咽着春天的哀怨。

注释
雪香亭:南宋孝宗在杭州清波门外建聚景园,奉高宗游幸,其后遂为累朝临幸之所。至理宗以后,日渐荒废。
岭:即葛岭,在杭州西北十二里,西湖北。相传葛洪炼丹于此。
椒:梅花含苞未放时,其状如椒也。
衬舞台,浣妆池:应是聚景园中旧有之池台。浣(huàn):洗。市朝:本指人众会集之处,这里是指朝代、世事。
岁华:既指岁月,也指年华。晚:终,将尽。
凄黯:凄凉暗淡。
吹梦:吹醒当年的繁华梦。
惯识:识惯。
翠屏金辇(niǎn):翠屏,碧玉屏风,代指宫苑旧日豪华的设施。辇,人推挽的车。金辇:贵族的车驾。
废绿:荒芜的园林。
销魂:非常感伤。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西泠残笛:西泠(líng),即西泠桥,在杭州西湖孤山下,为后湖与里湖之界。也名西陵、西林。残笛:断断续续的笛音。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问答

问:《献仙音·吊雪香亭梅》的作者是谁?
答:献仙音·吊雪香亭梅的作者是周密
问:献仙音·吊雪香亭梅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献仙音·吊雪香亭梅是宋代的作品
问:献仙音·吊雪香亭梅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出自 宋代周密的《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问: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的下一句是 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
问:出自周密的名句有哪些?
答:周密名句大全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赏析

  周密是个有气节的词人,南宋灭亡后,他坚决不仕元朝。这首词是宋亡以后所作,通过写梅花和前朝废芜的园林抒发自己对故国的怀念,对新朝的抵触。根据他写的《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的记载:杭州葛岭有集芳园,原是赵宋王朝的皇家园林,宋理宗时赐给贾似道,贾再修筑,胜景不少,雪香亭便是其中之一,亭旁广植梅花。宋亡之后,园亭荒芜,周密来游而作此词。

  上阕主要写梅花及雪香亭荒废的情景。起首“松雪飘寒,岭云吹冻”两句,点明了当时的节令,同时渲染了一种冷色调的气氛。不说天飘寒雪,而说是雪“飘寒”;不说冻气入云,而说云在“吹冻”。这即突出“寒”与“冻”,又显得较为活泼。“红破数椒春浅”,写梅,梅花含苞未放,其状如椒,句中说的是初春时候,几点红梅初放,但不说梅,只用椒比:“红破春浅”,比较说“春初红绽”,也比较新鲜随后转入描写园林。“衬舞台荒,浣妆池冷”,二对偶句描写了亭台池榭的破败;但这里的对偶句是名词下面用形容词作谓语的结构,句法较直,没有“松雪”二句那样曲折。衬舞台与浣妆池,应是园中池台名;也可能是形容一些池台,是供皇帝后妃、贾似道姬妾用来浣妆、观舞的。所谓“浣妆”,即杜牧《阿房宫赋》“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的意思。“荒”、“冷”写芜废情况,与上“寒”、“冻”合成一气,归于下句的“凄凉”二字“凄凉市朝轻换”,点题。

  眼前这般凄凉的亭台池榭,是因为已经改朝换代的缘故。正因为关系如此重大,所以一池、一台、一亭的兴废,以至一些梅花的开落,都使人触目兴感。事虽重大,但毕竟如过眼烟云,平民百姓对国破家亡无以与力,国家轻易便在达官贵人手里丧失了。一个“轻”字,其实不轻。上阕结尾由一个“叹”字领起。词人看到初收的梅花与破败的亭园,不禁发出感叹。“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岁华晚”,花,指梅;人,应指以前生活在这个园林中的人。岁华晚,呼应梅开时候。依依,作者感旧之情,并反过来想象梅花、池台、岁华对人也有留恋感情。人与景物相互依恋,相互交融。人与梅花都凋谢了。

  下阕将梅拟人化,以猜测梅花所想的形式寄托自己的亡国之痛。“共凄黯”。三字,承上启下,人与花都凄黯,黯“是”寒、冻“、”荒、冷“、”凄凉“、”凋谢“等情景的收揽和浓化。”问东风、几番吹梦“,”问“是人问花,但花亦何尝不能自问,人花同感,彼此难分。问一问东风、花开花落几多次了呢?原来,雪香亭的梅花也是经历过世间几番重大变故的,与上文”市朝轻换“相呼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这是梅花”吹梦“和”凄黯“的原因。

  这两句把梅花拟人,说它在园亭中,应当很熟悉坐金辇、遮翠屏的皇帝、后妃,见过了小朝廷苟安时期的“盛况”。但这在此时,那时的情景再也不会出现了,已经成为引人伤感的事了。这是“吊”梅,而梅也凭吊往事“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梅花的愁,作者的愁,原来是“古今”的兴亡之愁。以前的太平盛世到眼前只剩下令人愁恨不已的废绿平烟,作者的心情很不平静。“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作者思绪万千而无话可说,面对斜阳衰草不禁泪满魂消。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葛坛即事
    半壑松云识稚川,携琴曾此写风泉。日乌月兔神丹古,春蚓秋蛇醉墨鲜。世事荣枯成一笑,人生好丑在千年。下方城郭法如海,输与山中枕石眠。
  • 习气
    习气年来已尽除,一窗长是读方书。家因护竹厨无笋,住偶邻僧饭有蔬。老去情怀多感旧,贫来亲故不如初。几时深入青山隐,木叶为衣稳跨驴。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先师会里呈真处,临济堂前吃菜时。连此三回露拴萦,咄这缘台盘乞儿。
  • 范百嘉百岁昆仲挽词二首
    季子尤高爽,颜家早哭回。白头生便尔,黄壤遽相催。旧草谁收拾,新松利插栽。悲伤有伯氏,诸子尚婴孩。
  • 谒金门 采石花朝
    春正美。处处艳桃*李。记省花晨今日是,柰何辞帝里。采石兰桡暂倚。且与舟人同醉。心已到家身尚未。客中聊复尔。
  • 淋疾,复作医,云忌文字劳心,晓起自警
    半似枯禅半似痴,也无何虑与何思。偶看清晓双双蝶,飞遍黄花一一枝。荒耽诗句枉劳心,忏悔莺花罢苦吟。也不欠渠陶谢债,夜来梦里又相寻。
  • 跋余伯益所藏张钦夫书西铭短纸二首
    横渠方寸著乾坤,傅到南轩更莫论。四海交朋霜叶落,半张翰墨雪涛翻。
  • 三月初晚晴寄高缙之三首
    东风扫积阴,残雨不敢漂。坏云裂裳帛,倒挂磴岭腰。鸟影不作暝,夕阳明山椒。安得上上头,风露永清宵。
  •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凡法曲之初,众乐不齐,唯金石丝竹次第发声,霓裳序初亦复如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态。]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许飞琼、萼绿华,皆女仙也。]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霓裳曲凡十二遍而终。]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予自江州司马转忠州刺史。]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篥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自玲珑以下,皆杭之妓名。]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只应三度按。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仿佛睹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疑从云梦呼召来,似着丹青图写出。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云。]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钱唐诗云。]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开元中,西凉府节度杨敬述造。]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夫差女小玉死后,形见于王。其母抱之,霏微若烟雾散空。]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娟、态,苏妓之名。]
  • 悲歌三(以下三首,一本合为一首,题作《远思曲》)
    新系青丝百尺绳,心在君家辘轳上。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