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敢问夫子恶乎长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 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 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枯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就是拔禾苗的人,但这不仅仅是没有好处的,而且还损伤了禾苗。”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从心里产生,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然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话。”

注释
浩然:盛大而流动的样子。
慊:快,痛快。
告子:名不详, 可能曾受教于墨子。
正:止。“而勿正”即”“而勿止”。
闵 :担心,忧愁。
揠:拨。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人:指他家里的人。
病:疲倦,劳累。
耘,除草。
诐辞:偏颇的言辞。
淫辞:夸张、过分的言辞。
遁辞: 躲闪的言辞。

敢问夫子恶乎长问答

问:《敢问夫子恶乎长》的作者是谁?
答:敢问夫子恶乎长的作者是孟子
问:敢问夫子恶乎长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敢问夫子恶乎长是先秦的作品
问: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出自 先秦孟子的《敢问夫子恶乎长》
问: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的下一句是 ”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
问:出自孟子的名句有哪些?
答:孟子名句大全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山中
    草草庵居绝似僧,不同劣有发鬅鬙。空山一夜雷驱雨,老屋四围云拥灯。诗骨瘦来人似鹤,书幐懒去字如蝇。开门桃李俱尘土,春到园林曾不曾。
  • 赋游高逸轩怀蓝远洞
    世情弱卑近,子独志高远。中庭敞明轩,大字书钜扁。轩前山百丈,山下水千涧。摩空屹苍苍,赴壑来滚滚。神明万宇澄,清旷百虑远。恭惟孔孟翁,古圣一关键。勿云仰之高,万象不吾隐。勿云道之远,千里在发轫。卓尔固难知,博约端可勉。一贯未易悟,忠恕力可践。云胡千载间,架漏安蹇浅。下者志富贵,妾妇视仪衍。次者志功名,童子羞管晏。知子质直资,勿惮厪考问。五夫小洛阳,犹当有文献。当年胡与刘,水泉得源本。及门紫阳人,斯道益弘阐。四海褰孤风,百世想遐韵。未登泰华高,丘阜即层巘。未涉海沧远,沼沚亦深沔。志高犹恐卑,志远犹恐迩。周公思三王,伊尹乐尧舜。宣尼万世师,道在兼祖宪。志大心欲小,勗子宜重慎。作诗代座箴,我亦持自警。
  • 丁桥晓行
    苕水无声镜面光,渔家孤艇泊中央。十幅生绡谁画得,一轮斜月一篷霜。
  • 久拟重阳一登龙山以荒榛峭壁无容足之地欲访
    下车日日欲登台,直到重阳始一来。好对江山拼酩酊,此怀能得几时开。
  • 浣溪纱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 寄赵昌甫并简徐斯远
    我诗非大手,我酒亦小户,得游名胜间,独以用心苦。赵子乃宿士,山立谁敢侮。寓名祝融祠,蓑笠卧烟雨。高吟三千篇,一字无尘土。朱先少许可,书每说昌甫。虽云忍饥瘦,得丧亦相补。嗟君与斯远,文中真二虎。我老日益衰,想像气如缕。
  • 挽蜀帅赵侍郎二首
    蜀赖宗臣力,剑光星斗高。位才登豹尾,身几付鸿毛。节概公何慊,时艰运适遭。岷山如不坏,难泯此忠劳。
  • 秋夜泛舟
    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
  • 出山相赞
    六年雪冻不死,见明星便说悟。走出山来一窖无,被人唤作赤须胡。
  • 表兄陈安行迁右司仲兄迁大理丞余迁太府丞寄
    东塾谈经岁月轻,外家生长复何营。王生此舅若无有,杨恽一书安得成。首寄新诗钦厚意,却思往事念平生。当时更荷外祖母,幼惠尤怜盛氏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