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
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乌夜啼问答
问:《乌夜啼》的作者是谁?
答:乌夜啼的作者是陆游
问:乌夜啼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乌夜啼是宋代的作品
问:乌夜啼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金鸭馀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金鸭馀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出自 宋代陆游的《乌夜啼》
问:金鸭馀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金鸭馀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的下一句是 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问:出自陆游的名句有哪些?
答:陆游名句大全
乌夜啼赏析
下片开头两句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 正面写主人公的寂寞 。她不但离别了心上人,深闺独处,而且连同耍秋千的女伴也很少过从。女伴“冷落”,自然自己的心情也更为“冷落”,前者正好反衬了后者 。“打马”之戏,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 ,词中主人公的心上人不在 ,女伴“冷落”,“ 打马”心情的“ 阑珊”,自可想见。正因为如此,以前爱玩的“打马”游戏,由于女主人公的孤独无聊,也变得索然无味了。进一步点明了她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既然没了玩耍的兴趣,也无可去之处,更无出门的心思,当然就只好仍在“绣屏”旁边的床上捱着,朦胧之中 ,做起了白日梦。梦说“潇湘”,暗用岑参《春梦》诗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这是指所爱的男性)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作为典故,即写在梦中远涉异地 ,去寻找心上人 。“潇湘梦”,更加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寂寞无聊,反映出女主人公的牵挂。独个人守空房的处境,好令人心烦。唯有做白日梦来减轻内心的痛楚。可是,这白日梦不是说做就做的,得来颇属幸运。可偏偏老天与她过不去。做了一个好梦,却又好境不长,偏被春莺的啼声“惊断”。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冯延已《鹊踏枝》词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同样写莺声虽美 ,但啼醒人的好梦,那就颇煞风景,颇为恼人了。陆词把惊梦放在莺啼之前写,使两者的关系,似即似离,又不写出怨意,显得比较婉转含蓄,避免了情调悲凉。
这是陆游少数的艳词之一,写得旖旎细腻。然只写“ 艳”,不写“ 怨”,“ 怨”在“艳”中。虽透露了一些“ 怨”意 ,又能怨而不悲;虽写得较“艳”,又能艳而不亵。读起来,不带色情气味,也不会引人过分伤感。这说明陆游后来虽反对《 花间》,而早年词却也能得《花间》胜处而去其猥下与低沉。
- 代刘勋妻王氏杂诗翩翩床前帐。张以蔽光辉。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同归。缄藏箧笥里。当复何时披。
- 次韵朱兵部上已锡宴禊饮开天苑,英游缀士林。鹿苹常长养,鱼藻遂浮沈。和气春台暖,恩波曲水深。追随方外乐,歌吹梦中音。忽起江湖兴,久无轩冕心。莺花应笑我,华发已盈簪。
- 月石玉兔爱佳泉,饮泉化为石。规圆立山趾,万古终不息。应厌旧星躔,盈稀多缺夕。自从寄兹踪,表表无晦蚀。光彩虽暂埋,体素得不易。神物岂终潜,早晚照九域。
- 喜迁莺·月波疑滴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寒夜,窗际帘隙。
- 江西送人八月江上楼,西风令人愁。携酒楼上别,尽见四山秋。但愁今日知,莫作他时疑。郎本不住此,无人泣望归。何水不生波,何木不改柯。遥知明日恨,不如今日多。将心速投人,路远人如何?
- 伤故人歌妓愁脸无红衣满尘,万家门户不容身。曾将一笑君前去,误杀几多回顾人。
- 失调名夜深帘幕静,一曲管弦清。
-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一禾熟秋原静,高蝉尚远音。半荒愁雨菊,独秀畏风林。老觉田原好,慵疏里巷寻。心知阿连胜,新向佛乘深。
- 入关山轻与兀兀乘朝晖,渐入山径行逶迤。昨日喜与山相见,今日得与山相随。山中老翁迎我笑,借问久矣来何迟。答云王都富且乐,四方车马皆奔驰。我虽疏慵亦勉强,天恩得邑方南归。山林朝市不同调,公虽高简宜无讥。老翁闻语更欢意,为我煮水烧松枝。山家十钱得升酒,劝我引觞聊沃饥。为翁一奏白雪曲,翁亦为我歌紫芝。此声淡泊极有味,往往世俗无人知。山中之乐有如此,嗟我舍此将焉之。
- 游仙喧嚣非所事,灵府自怡神。食每吸丹景,饱常漱玄津。洞览周八极,内照唯一真。体妙含至精,希微难具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