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似娇还羞抿了抿秀发乌鬟,笑靥盈盈秋波流转频频顾盼。玉手纤指轻弹,筝声婉转欢快,琴弦飞荡回旋,似春莺传情,低语交欢。
曲终人去,宛如飞云飘逸,只留下娇柔的身影。春梦已断不知何处寻觅。庭院深深,锁住的是寂寞和黄昏,还有那阵阵凄雨敲打芭蕉声。
注释
翠鬟:妇女环形发譬称鬟。翠鬟,泛称美发。
雁柱十三弦;筝有十三弦;琴柱斜排如雁斜飞,称雁柱。这里均代指古筝。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问答
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的作者是谁?
答:生查子·含羞整翠鬟的作者是欧阳修
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生查子·含羞整翠鬟是宋代的作品
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出自 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问: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的下一句是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问:出自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
答:欧阳修名句大全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赏析
此词以男子的口吻,写一女子弹筝的情景,并在其中渗入爱情与离愁。
上片描写从前女子在与情郎相聚时弹筝的情景。起首一句好似一个特写镜头,先画出这位女子的娇容美态。此时她仿佛坐在筝前,旁边站着一位英俊少年。在弹筝之前,她娇羞怯怯,理了理头发。“整翠鬟”三字把她内心深处一股难名状的激动感情恰当地反映出来。下面“得意频相顾”一句,是写这女子弹筝弹到高潮,她的感情已和筝声溶为一片,忘记了方才的羞怯,不时地回眸一顾,看看身旁的少年。这是用白描的手法表现演奏者与欣赏者的感情交流。
“雁柱”二句具体地描写筝声。唐宋时筝有十三弦,每弦用一柱支撑,斜列如雁行,故称“雁柱”“一一春莺语”,系以莺语拟筝声。白居易《琵琶行》云:“间关莺语花底滑。”韦庄《菩萨蛮》云:“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似为此句所本。前一句以“雁行”比筝柱,这一句以“莺语”状筝声,无论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人以美感。而“十三”、“一一”两组数字,又使人觉得女子的十指在一一按动筝弦,轻拢慢捻,很有节奏。随着十指的滑动,弦上发出悦耳的曲调。在这里,词人着一“语”字,又进一步拟人化,好像这弦上发出的声音在倾诉女子的心曲。
下片写此时两情隔绝,凄苦难禁。“娇云”二句,语本宋玉《高唐赋》,暗示他们在弹筝之后曾有一段幽会。然而好景不长,他们很快分离了。着以“容易”二字,说明他们的分离是那样的轻易、那样的迅速,其中充满了懊恼与怅恨,也充满了怜惜与怀念之情。“梦断知何处”,表明他们的欢会象阳台一梦;然而鸳魂缥缈,旧梦依稀,一觉醒来,仍被冷冷清清的氛围所笼罩。
结尾二句,写男子深院独处,黄昏时刻,谛听着窗外的雨声。阵阵急雨,敲打芭蕉,这是男子在回忆中产生的错觉,也是他迫促烦躁心情的写照,同时又表现了孤栖时刻幽寂凄清的况味。雨声即为筝声,这样的筝声,最易触动愁绪。
这首词巧妙地运用了哀乐对比。上片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明快的节奏;下片则情深调苦,表现了孤单寂寞的悲哀。以乐景反跌哀情,故哀情更为动人。词中正面描写弹筝的女子,而以英俊少年作侧面的陪衬;上片中写这男子隐约在场,下片中则写女子在回忆中出现,虚实相间,错综叙写,词中的感情就不会变得单调。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如以“雁行”比筝柱,以“莺语”拟筝声,以“娇云”状远去的弹筝女子,以雨打芭蕉喻筝中的哀音,或明比,或暗喻,都增加了词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客叩门多不能接往往独坐至晚戏作贫舍久疏罗酒浆,客来不复倒衣裳。官情已尽诗情在,世味无余睡味长。红练带飞穿柳去,锦熏笼暖扑帘香。萧然自笑浑无事,渔唱声中又夕阳。
- 颂证道歌证道歌不可毁,不可赞。迩古迄今光灿烂。镇州萝卜大三斤,桶裹水兮钵裹饭。
- 送延陵张宰春尽未离关,之官亦似闲。不嫌请薄俸,为喜带名山。默祷三真后,高吟十字还。只应江上鸟,时下讼庭间。
- 乐府杂拟青青佳蔬色,春事幽人家。为政一畦足,葱韭纷菁华。贫士食有经,愿欲不得奢。鲑种二十七,笾豆无添加。寒翠濯露雨,甘芳供齿牙。菜花亦不恶,何独爱桃花。
- 淳祐祭海神十六首[宫一曲]堪兴之间,最钜惟瀛。包乾括坤,吐日滔星。祀典载新,礼乐孔明。鉴吾嘉赖,来燕来宁。
- 法界颂自从仞得无边界,宇宙方知狭陋生。时节短于羊胛熟,广轮才似一牛鸣。
- 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 采莲曲越溪女,越江莲。齐菡萏,双婵娟。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
- 钱光禄两张卿退居七十引年遵礼经,君家何事最为荣。清朝叔侄同辞禄,归去田无尽列卿。远近溪山资胜尝,往还舟楫称闲行。谁知东路贤哉叹,二阮方能继此声。
- 包山寺仙坞逊半坐,精庐迁古幢。槁衲昔开山,至今坐道场。炽然说慈忍,禅海薰戒香。稚竹暗寒碧,飞松盘老苍。船鼓入宴坐,红尘隔沧浪。藤杖嬾归去,共倚蒲团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