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甲辰七夕
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
高树数声蝉送晚。
归家梦向斜阳断。
夜色银河情一片。
轻账偷1|1欢,银烛罗屏怨。
陈迹晓风吹雾散。
帘钩空带蛛丝卷。
凤栖梧·甲辰七夕问答
问:《凤栖梧·甲辰七夕》的作者是谁?
答:凤栖梧·甲辰七夕的作者是吴文英
问:凤栖梧·甲辰七夕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凤栖梧·甲辰七夕是宋代的作品
问:凤栖梧·甲辰七夕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开过南枝花满院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开过南枝花满院 出自 宋代吴文英的《凤栖梧·甲辰七夕》
问:开过南枝花满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开过南枝花满院 的下一句是 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
问:出自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吴文英名句大全
凤栖梧·甲辰七夕赏析
《凤栖梧》,即《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甲辰”,为理宗淳祐四年(1244),时词人四十五岁,尚滞留在苏州。
上片“开过”五句,“七夕”即景。“开过”一句,言南面枝头上的桂花,因受到的阳光多所以开得较早,这之后满院的桂树才陆续吐香。接着的二句与后二句时序上应该倒装。“高树”两句,触景生情。此言园中高树梢上传来了几声哀切的秋蝉声,这多象是在唱别那晚晴天气啊。但是我(指词人)孤身留在苏州,只要求能够象牛郎织女那样的与苏姬在七夕团聚一会。可是即便身在苏州,而且还是在梦境中,也被夕阳的光亮照醒过来,无法与苏姬获得团圆也。此时,苏姬早已离他而去(可参阅《思佳客·癸卯除夜》及《六丑·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新月”二句。七夕之晚,当新月临空的时候,姑娘、媳妇们已经相约着聚集在西楼之上,竞相穿针引线,以便向织女祈求“乞巧”。而我也曾经与苏姬相约,希望她七夕前能够归家。这样我们还可以共同在晚上穿金针,祈乞巧。但是约定成空,姬未回来,岂不痛哉!上片以“乞巧”、“求梦” 两事反映了当时七夕的时俗,并示己之思姬深情。
“夜色”三句,承上写梦境。此言词人又在夜色深深中进入梦境之中,仿佛自己与爱人也如牛郎织女相逢在鹊桥上似的欢聚在一起。正当他俩在轻绡帐中两情依依,欢情渐浓时,床边屏风边的银烛突爆灯花,惊醒了这场好梦,使词人不由得心生怨恨。“陈迹”两句,梦醒景。此言过去我与苏姬的欢情象薄雾一样随着梦醒而被晓风吹散,眼前只见帘钩上还缠绕着苏姬遗留下来的,那些令人牵肠挂肚的蛛丝似的丝线。物在人散,只有使我徒生悲痛罢了。下片述梦景及醒后情景。
据词中述说来看,苏姬肯定已经离他而去了。
- 三贤祠东坡政绩踵香山,梅下韬光独养閒。一样清风无异代,三公遗像有生颜。竹亭画鹤衔芝老,石鼎蟠蛛炷柏悭。摘取吟联分扁隶,英游时驾碧云还。
- 和颜长官百咏贫女灯下穿针影伴身,懒将心事诉诸亲。阿婆许嫁无消息,芍药花开又一春。
- 春郊独步襟袖飘飘晚吹轻,孤吟何必共人行。绿杨系马寻芳迳,春草随人上古城。不愤黄鹂夸巧舌,多惭戴胜劝归耕。凭高朗咏沉湘赋,自许吾生似贾生。
- 六州齐天宇,四海洽淳风。接宝胄,垂真检,景祚无穷。成玉牒、日观归功。冀野升方鼎,脽上由崇。钦桧井、云跸巡东。国本震为宫。乾文焕炳,真祠曲密,重祥叠瑞,琼蕴降高穹。膺丕烈,虔心建垂鸿。询吉士,郊兆执玉荐衷。锺律应、云物迎空。乐和轮囷。嘉气葱葱。天神来降发冲融。玉烛四时通。星回金辂雷作解,昆蚑被惠,亿载帝基隆。
- 赠外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
- 酹江月(送路使君)楚山无尽,看西来新拥,石城双旆。立马花边金镫暖,遥想元戎小队。白雪歌成,莫愁去后,往事空千载。一时吟啸,风流不减前辈。闻道梦泽南州,日高初睡足,雅宜高会。老去愁多谁念我,空对云山苍翠。南雁归时,白头应记得,尊前倾盖。送君南浦,无情空恨江水。
- 表史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自昔三珠树,如兄最早成。握兰沾賸馥,搴桂阻高程。健笔三江泻,英标一鄂横。崦嵫惊电谢,坐失剑峥嵘。
- 杂曲歌辞。鸣雁行标签:咏物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作远行人。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
- 酬君贶和景仁对酒见寄三首上宣徽北阙黄金印,西山白发翁。吁谟帝庭异,卜筑洛川同。晴野峰峰碧,霜林叶叶红。无因侍樽席,惆怅又西风。
- 杂赋贵固不如贱,狂应未胜痴。闭门真已矣,命贺欲何之?碧缕生香袖,清漪涨砚池。是中有佳处,不觉昼阴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