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浣溪沙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遏云声里送雕觞。
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
曲终敲损燕钗梁。

浣溪沙问答

问:《浣溪沙》的作者是谁?
答:浣溪沙的作者是晏几道
问:浣溪沙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浣溪沙是宋代的作品
问:浣溪沙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出自 宋代晏几道的《浣溪沙》
问: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的下一句是 遏云声里送雕觞。
问:出自晏几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几道名句大全

浣溪沙赏析

此为送别词。作者在词中运用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着力描写歌女唱曲的优美动人,从侧面烘托出悲离伤别的命意,虚实相生、情文并茂地表情达意。
上片写女方为送别而唱梅花曲词。起首一句,着一“香”字,极言其唱得既甜美又饱含感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真正的梅花,又以红梅之香比喻乐声,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这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 ”。字字皆香,声声俱美,可想见歌女此时情愫。
次句“柳枝桃叶尽深藏 ”,反衬补足首句。“柳枝”,指《杨柳枝》曲 。古横吹曲有《折杨柳》。后世翻此曲者,亦多写离别行旅之情。“柳枝”,亦歌女名,见李商隐《柳枝》诗序 。“桃叶”,《古今乐寻》载,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缘于笃爱,献之临江相别时作歌曰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后收入乐府,名《桃叶歌》。柳枝、桃叶,语意双关。亦人名,亦歌名,又与首句“红梅”字面相应。“尽深藏”,是说其他歌女及所唱的曲子都远不及这位姑娘和她的“红梅”曲 。“遏云声里送离觞”,于上片歇拍处小结 。“遏云”,谓歌者声调高亢激越,使天上的行云为之而停止 。《列子·汤问》载,歌者秦青相送薛谭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送离觞”三字,点出歌筵送别。
过片二句,承“送离觞”从男女双方来写:男方才听便拚衣袖湿,感情简直无法控制;女方欲歌先倚眉黛长,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拚”,有甘愿、不顾惜之意。行人知道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那就索性让泪水流下来吧。“倚”,有依靠、凭仗之意。女子巧画长眉,宜颦宜笑,若是画作“远山眉”时,就更勾起人的离愁别恨了 。“才听”二句,写出行人与歌者早已心意相通,故就更容易被歌声感染。结句敲损燕钗梁,暗用《世说新语·豪爽》所载王仲处咏歌时以铁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之典故,一方面说明男方对女方所唱激赏,两人感情达到了共鸣,另一方面钗梁断则暗示诀别,通过这一典型动作表达凄绝的感情。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颂古一百则
    切瑳琢磨,变态肴讹。葛陂化龙之杖,陶家居蛰之梭。同条生兮有数,同条死兮无多。末后句,只这是,风舟载月浮秋水。
  • 过安吉城
    一年两到吴兴郡,梦想往时云锦乡。败堞颓垣尚围绕,雕梁画楝总凄凉。萧萧适际风寒候,黯黯全无山水光。日暮楼头鸣鼓角,声声悲壮断人肠。
  • 约吕徐二友游净慈二首
    芒鞋明日踏晴沙,肯学渠侬走狭斜。天井巷前休倦足,暗门城外把煎茶。暂同佛屋僧庖饭,徐访姚黄魏紫花。要及钱唐尚留钥,共揄吟袂缓归家。
  • 深春
    故里千帆外,深春一雁飞。干名频恸哭,将老欲何归。未谷抛还忆,交亲晚更稀。空持望乡泪,沾洒寄来衣。
  • 题小西湖
    主人胸次一西湖,新展苏堤小画图。待种梅花三百本,请君雪里访林逋。
  • 出山
    出山似与高人别,回首时时一怅然。它日再来缘要熟,遍题名姓绿岩边。
  • 偈颂一百零二首
    久雨不晴,务在丙丁。修罗合裳,菩萨生瞋。佛也不会,波期转经。拗直作曲,弄假像真。好是明明说与,从教鸭听雷声。
  • 偈颂一百零二首
    陕府铁牛口门窄,嘉州石佛耳轮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 渔家
    插屋数竿网,穿篱几尺船。水乡菱芡足,不著免租钱。
  • 灭翁为日者求诗
    大桡甲子一串穿,东州西州走诸禅。芭樵虚实果何物,橄榄苦甜犹问天。华光佛寿十二劫,瞿昙像法一千年。两翁见子肯倒屣,好为推到无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