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外征衣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想念你啊!想念你,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当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注释
妾:旧时女子自称。
吴:指江苏一带。
寄外征衣问答
问:《寄外征衣》的作者是谁?
答:寄外征衣的作者是陈玉兰
问:寄外征衣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寄外征衣是唐代的作品
问:寄外征衣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出自 唐代陈玉兰的《寄外征衣》
问: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的下一句是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问:出自陈玉兰的名句有哪些?
答:陈玉兰名句大全
寄外征衣赏析
此诗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句法上。全诗四句的句法有一个共同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变化。“夫戍边关——妾在吴”,这是由相对的两层意思构成的,即所谓“当句对”的形式。这一对比,就突出了天涯相隔之感。这个开头是单刀直入式的,点明了题意,说明何以要寄衣。下面三句都从这里引起。“西风吹妾——妾忧夫”,秋风吹到少妇身上,照理说应该引起她自己的寒冷之感,但诗句写完“西见吹妾”一层意思后,接下去不写少妇自己的寒冷之感,而是直接写心理活动“妾忧夫”。前后两层意思中有一个小小的跳跃或转折,恰如其分表现出少妇对丈夫体贴入微的心情,十分形象。此句写“寄衣”的直接原因。“一行书信——千行泪”,这句通过“一行”与“千行”的强烈对照,极言纸短情长。“千行泪”包含的感情内容既有深厚的恩爱,又有强烈的哀怨,情绪复杂。此句写出了“寄”什么,不提寒衣是避免与下句重复;同时,写出了寄衣时的内心活动。“寒到君边——衣到无?”这一句用虚拟、想象的问话语气,与前三句又不同,在少妇心目中仿佛严冬正在和寒衣赛跑,而这竞赛的结果对她很关紧要,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妇心中的操心。这样,每一句中都可以划一个破折号,都由两层意思构成,诗的层次就大大丰富了。而同一种句式反复运用,在运用中又略有变化,并不呆板,构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语气。声调对于诗歌,比较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具有更大意义。所谓“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嗟叹”、“永歌”都是指用声调增加诗歌的感染力。试多咏诵几遍,就不难领悟这种一唱三叹的语气在此诗表情上的作用了。
构成此诗音韵美的另一特点是句中运用复字。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词的重复。但是,有意识地运用复字,有时能使诗句念起来朗朗上口、动人心弦,造成音乐的美感。如此诗后三句均有复字,而在运用中又有适当变化。第二句两个“妾”字接连出现,前一个“妾”字是第一层意思的结尾,后一个“妾”字则是第二层意思的起始,在全句中,它们是重复,但对相联的两层意思而言,它们又形成“顶针”修辞格,念起来顺溜,有“累累如贯珠”之感,这使那具有跳跃性的前后两层意思通过和谐的音调过渡得十分自然。
而三、四两句重叠在第二、第六字上,这不但是每句中构成“句中对”的因素,而且又是整个一联诗句自然成对的构成因素,从而增加了诗的韵律感,有利于表达那种哀愁、缠绵的深情。
此外,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也值得提出。诗中的“妾”(古代女子自我称呼)当然并不等于作者自己。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并完全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通过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念夫,到秋风吹起而忧夫,寄衣时和泪修书,一直到寄衣后的挂念,生动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此诗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来表现主题,是运用得比较成功的。
- 益昌霪雨逾月负郭皆浸祷祠之后仓廪何全居民千仓积粟栋崔嵬,夜浸洪流亦殆哉。不是脂膏天所惜,岂应水到却平回。
- 饶氏石井二首井边高下拥衡茅,问着人家尽姓饶。解道银青是吾相,编篱拉刺手如骹。
- 月下独酌四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另版本“相”为“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 杂咏一百首虞翻孝谦已称帝,宾佐尽封侯。不道投荒客,交州白了头。
- 余杭初出陆村媪群观笑老翁,宦途何处苦龙钟?霜毛瘦骨尤千骑,少见行人似个侬!
- 秦氏楼秦氏楼中双飞燕,楼前柳絮沾人衣。春风轻薄穿绣帏,抱琴指按黄金徽。喜终一曲三叹息,思君子兮何时归。
- 再用硕夫韵二首北窗欹卧风引裾,静看燕雀沿阶除。攀缘已断蚁旋磨,结习尚存鱼蠹书。一区未辨扬雄宅,驷马不过渊明庐。苍松翠竹湖边趣,至乐岂在真知鱼。
- 山中即事手挼岩菊嗅寒香,陡觉轻飚透薄裳。自是苍官添老色,不因青女眩寒妆。新篘未熟啜茶去,晚稻才收种麦忙。原学老冢惟苦懒,荷锄归去卧斜阳。
- 壬辰正月胡子持孙平叔刘正仲诸友於雁苍建赤句读从朱老,经书本释翁。於蓝青所出,他石玉堪攻。文启吾乡秀,心知百代崇。推尊非苟合,议论自难同。名节道乡峻,词章淮海雄。诸公交赞誉,此老定磨礲。旧祀儒宫侧,新祠佛寺东。开山犹别子,传钵许宗风。俎豆干戈后,诗书煨烬中。千年期勿坏,印印此心通。
- 柳梢青(建康作)白鹭洲前,乌衣巷口,江上城郭。万古豪华,六朝兴废,潮生潮落。信流一叶飘泊。叹问米、东游计错。老眼昏花,吴山何处,孤云天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