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
肠欲断,头应白。
空搔首兴欢,暮年离拆。
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
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翻译和注释
原序: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译文
空阴沉愁云盘结多悲惨,西风凄凉吹送满天细雨湿江舟。抬眼望风雨凄迷归雁结成人字队,暮色里振翅兼程投宿沙漠和荒丘。铁蹄下请问我家乡在何处,江上云水相连浩浩荡荡不辨南北迷双眸。我只见一抹寒冷的青色时隐现,想必是江对岸遥远的山峦峰头。
国家破我南渡天涯飘泊江上成难客,时危艰我寸肠欲断满头白发生忧愁。空悲叹我心烦意乱搔首踟蹰郁苦恨,谁料到晚年竞与家人分散避寇仇。该相信唯有酒能消忧闷,却无奈饮酒有尽情不休。便只有引取江水入酒杯,以浇我胸中块垒万古愁。
注释
满江红: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丁未: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本年春,北宋亡。
结:凝聚。
霏霏:形容雨细密。
征鸿:飞,仨的鸿雁。
几字:指雁飞结成人字形或一字行。
沙碛:沙石浅滩。
山色:山的景色。出自唐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离拆:分散开。此指离开中原故土。
挽取:牵引。取为语助词。
尊疉(dié):古时盛酒器具,形状似壶。
胸臆(xiōng yì):胸襟和气度。
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问答
问:《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的作者是谁?
答: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的作者是赵鼎
问: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是宋代的作品
问: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 出自 宋代赵鼎的《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问: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 的下一句是 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
问:出自赵鼎的名句有哪些?
答:赵鼎名句大全
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赏析
赵鼎这首《满江红》注明作于“丁未九月 ”。丁未是建炎元年(1127)年,上一年就是靖康元年,在这一年里金兵攻占汴京。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掳掠徽、钦二帝北去。五月,赵构在南京即皇帝位(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这一年,即丁未年九月,金人南犯,宋政权退驻淮甸 ,并下诏修缮建康城池,准备南渡。
此次赵鼎渡江至建康,就是为赵构下一步定都江南作准备的。因此他泊舟仪真(今江苏仪征)江口写的这首词,也可说是此后南宋爱国词的先声。建炎元年十一月,赵构至扬州。三年二月,赵构渡江至临安、建康 ,都是赵鼎此词以后发生的事。仪真在长江北岸,宋时为真州,是江淮南下至建康与两渐的军事要冲与转运中心。泊舟仪真正是赵鼎渡江的前夕。赵鼎还写了一部三卷《建炎笔录 》,记录赵构渡江后建立宋朝的经过,起自建炎三年正月 ,可惜“丁未九月南渡”这一段没有写入。
这首词所写是宋室南渡前夕的形势和宋皇室的心情。词以“惨”字发调,暗示着作者风雨渡江中对时局前途的忧虑。开头三句,不是通常的悲秋情调,而是当前的时令景色表现了北宋沦亡、中原丧乱的时代气氛 。“惨结秋阴”,这秋季惨淡的阴云四布于寒空,也笼罩了作者悲凉的心头 。“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 ”。这三句既是深秋时分的江头情景,也是借雁自喻,也就是以北雁南飞暗喻自己此时的去国离乡,仓皇南渡。“沙碛”二字,暗含满眼荒寒。“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这两句词用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迷”字点出心境 ,此时词人目断心迷,南北莫辨,有茫然无适之感 。上片末两句化自王维《汉江临泛》诗“山色有无中 ”,和秦观《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但词中“遥山”之“青”加以“寒”字,变成了“寒青 ”,这也是望眼凄迷所致吧。回望淮水诸山,告别中原,词人无限依恋的情意,溢于言表。
此词上片写景,极写南渡路途凄惨 。下片抒情,就以“放笔为直干”的写法,抒发作者在国难当前时的忧虑之情 。“天涯路 ,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 。”建炎元年,越鼎不过四十三岁,正委以重任,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头白?这是因为去年汴京失守,二帝蒙尘;当前家人分别,南北暌隔,再加上时局艰危,前途未卜,这些不能不使他肠断而头白了。“须信道”两句有两个衬字,按照词律,这两句是七字句,则“须”字(或“道”字)和“奈”字是衬字。此词下片极言亡国之恨无穷,根本不是借酒消愁所能消除得了,除非万里长江的滚滚洪流入酒杯,满怀积闷或许可以冲洗一番。结句把郁结心头的国家民族之深忧,同眼前滔滔不绝的长江合为一个整体,令人感到这种忧愁直如长江一样浩荡无涯,无可遏止。作者的爱国热情和满腔积郁不平之气,也于此尽情流露出来了。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卷六论宋南渡后的词时,首先举到赵鼎这首《满江红》,认为“此类皆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
- 送郭君贤使君赴建德任天边久下紫泥书,日日东津望使车。最爱小儿骑竹马,也随迓吏过桐庐。良民吐气心方快,宿弊盘根力为锄。只恐声名满朝著,春坊宾客又新除。
- 三月晦日九十风光能有几,东风遽作远行人。樽前莫惜今朝醉,明日莺声不是春。
- 笠泽亭荷笠扁舟上,持纶巨泽中。无劳问名字,便是此亭公。
- 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黄钟为宫]奉先严祀,率礼大经。时思致享,肃肃芳香。竭诚备物,乐奏和声。真骚来止,熙事克成。
- 别行简(时行简辟卢坦剑南东川府)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 和陈勉仲四首拍天湖水注东关,水外渔舟破浪还。谁似老僧閒有味,清风一榻面佳山。
- 春日过田明府遇焦山人陶公归隐白云溪,买得春泉溉药畦。夜静林间风虎啸,月明竹上露禽栖。陈仓邑吏惊烽火,太白山人讶鼓鼙。相见只言秦汉事,武陵溪里草萋萋。
- 答僧慧文一念周沙界,日用万般通。湛然常寂灭,常展自家风。
- 丙子夏偶书风从槐市过来凉,丝竹金英尚在堂。惟有慈湖亲听得,近来吾党亦专芳。如何鑽仰徒劳苦,要说精粗与短长。神气风霆俱是教,四时代谢尽彰彰。